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ID:2646500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_第1页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_第2页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_第3页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_第4页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作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的成因发现,行为与情绪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感觉统合失调是导致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国内研究发现感觉统合失调中的前庭功能障碍是导致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基本原因,并对这些问题的缓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使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矫治有了针对性。【关键词】儿童行为异常;情感症状;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缺陷障碍;康复;儿童对于行为与情绪障碍的儿童,从医学方面分析,是一种心理疾病;如从教育学角度分析,是一种可矫正的情绪不稳和行为不良。根据中国的

2、社会文化背景,笔者认为行为与情绪问题儿童是有长期的情绪困扰和家庭、学校不能接受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儿童。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生活等,还会影响周围的人,包括父母、老师和伙伴,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问题又会延续到青少年乃至成人阶段。本文对感觉统合矫治行为与情绪障碍儿童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总结如下。  1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的成因  1.1生物因素遗传因素中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人的行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因不仅影响儿童的生理特征,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特征;脑外伤、神经系统感染和孕期及围产期受损、新生儿缺氧、重度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儿童脑的

3、发育迟缓或异常,是构成日后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1]。刘宝花等[2]研究提示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行为问题儿童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还伴有脑神经发育迟缓的现象。例如,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就是由于脑功能失常,前庭系统反应不足或异常,感觉统合功能失调引起孩子多动、注意力缺陷,形成学习困难,进而引发情绪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1.2家庭因素早期不良教育会影响情绪和行为的发展,包括父母养育技能缺失、父母角色能力不足以及父母不良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等[3];早在19世纪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父母所提供的

4、温暖、支持与规则、控制的平衡非常重要,他认为行为与情绪障碍是由本人素质、家庭、环境等因素交织而成的[4];凌辉[5]研究发现,温暖、理解的父母与儿童行为问题呈负相关,父母情感支持可减轻儿童的社交退缩、违纪、攻击性行为和强迫行为;而父母的拒绝、过度保护或溺爱则与儿童的行为问题呈正相关。王玉凤等[6]研究发现,家庭的和睦程度、家庭气氛、家庭类型及父母受教育程度都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有关。  1.3社会因素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的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尤其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6];有行为与情绪问题的儿童由于自身的特点,

5、多数不能与同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偏见和同学的疏远或嘲笑,最能助长这类儿童的消极情绪与行为的发展。  2行为与情绪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矫治  2.1感觉统合及感统失调感觉统合是儿童认知与学习的基础。6岁以前,孩子一般还无法以抽象的概念来认识与学习,必须凭借实际的感觉来认识与学习,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地以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及运动的经验,而这种身体及四肢动作的有效运作则是以大脑的调控和整合为基础的。感觉统合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专家Ayres提出的,并设计了感觉统合治疗方法。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

6、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的运动和谐有序。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的运动,称为感觉统合失调[7,8]。感觉统合失调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易造成儿童学习与交往及行为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9]。感觉统合失调临床表现为:多动、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爱着惹人、独占性强、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学习、生活、运动,继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乃至社会问题。  2.2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感觉统合治疗目的在于针对儿童存在的大脑对外界信息处理不良

7、的问题进行矫治,增加感觉讯息的输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输入,打开通往神经系统部分的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7,8]。  赵亚茹等[10]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关系密切,经过感觉统合训练后,儿童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有研究表明,行为问题儿童都伴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7]。《北京市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感觉统合轻度失调率与重度失调率为35.9%和10.3%;行为与情绪问题儿童中伴有轻度与重度感觉统合失调(76.1%,34.2%)的均明显高于非行为问题儿童(29.2%,6.7%)[

8、11]。  随着国内独生子女的增多,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临床观察,发现儿童的神经心理及神经生理的调整功能,运动协调能力、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绪稳定方面在经过训练后有非常显著的改善。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