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

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

ID:26498888

大小:4.61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1-27

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_第1页
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_第2页
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_第3页
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_第4页
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恒心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 地球仪、地图(含等值线图的判读)[真题1](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2)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B.40mC.65mD.90m[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海拔可以推算,图中右上角(东北部)海拔最高,大于80m,小于85m

2、;图中右下角(东南部)海拔最低,大于20m,小于25m。据此可知,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m,小于65m,正确答案为C项。第(2)题,河水流速取决于坡度大小,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反之,流速越慢。从图中可以看出,③附近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第(3)题,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m之间,要使坝高达到13m,坝顶海拔需达到55m左右。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m。[答案](1)C(2)C(3)B[真题2](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为我

3、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2)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解析]第(1)题,丙地位于600毫米年蒸发量等值线内部且介于500~600毫米之间,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规律,其数值范围应大于600毫米;图示范围的南部等值线有多处闭合,变

4、化比较复杂,没有由东向西递减的规律;内外流区分界线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400毫米年蒸发量等值线相差甚远。甲地的等值线比乙地密集,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大于乙地。第(2)题,乙地位于渤海沿岸,土壤淋盐的季节就是降水多的雨季。而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丁地正是伏旱的季节,所以“稻田受旱暑骄阳”。[答案](1)C(2)C一、经纬网的判读和应用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

5、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特别提示]经纬网图类型很多,但不管哪种类型的经纬网图,只要紧紧抓住经纬线的基本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方向判断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

6、面与球面的交线)(1)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圈上(如图中弧AB)。(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特别提示]在最短航线的方向判读时,在俯视图中,经过两点大圆的劣弧部分形状可简单视为两点间的直线(如图)。3.利用经纬网定“距离”(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θ

7、(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特别提示]在地球仪上,只要是大圆,其弧度为1°的弧线长度即约为111千米,所有经线都是处于大圆上,所有纬线中只有赤道为大圆,因此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时一定要看清其是不是处于大圆上,否则容易出错。4.利用经纬网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跨经度数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