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ID:26518905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_第1页
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_第2页
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_第3页
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_第4页
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期终考试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盔(kuī)甲迄(qì)今扉(fēi)页斗(dǒu)转星移B润(rùn)色翌(yì)晨坎坷(kě)无懈(xiè)可击C谦逊(xùn)会(kuài)计造诣(yì)惟妙惟肖(xiào)D歼(qiān)灭翱(áo)翔爱好(hào)前赴(fù)后继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那天晚上,我发高烧,妈妈一直倍伴着我,整整一个通宵。B、他总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大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急烈的比赛即将开始,运动员在跑

2、道上紧张地做着准备工作。D、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但必须的生活用品还是应该购买的。3.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西湖的绿》)(对比:表明飞来峰上丛林绿的不同程度)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比喻、夸张:说明了行军之神速)C、他们走在通衢的大道上,却似在险峻的山路上爬行,步步泥泞。(《曼哈顿街头夜景》)(比喻:说明那里交通拥挤,人们通行不便)D、他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晋

3、词》)(排比:说明形态各异,加强了语句的语势和节奏感)4、填入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假若偶有落后,却尽跑的人,大家嗤笑他。大概是他太不聪明,“不耻落后”的缘故罢。A、即使所以因为B、虽然就因为C、不管还由于D、因为也由于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每个人都有履行和援助残疾儿童和任务。B、“六·一”儿童节,各大商店的玩具、文具和钢笔、橡皮等对少年儿童优惠出售。C、考场是设在一间宽敞的大厅里举行的。D、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6、对下面的复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死心,一定要跟

4、牛郎一块儿过日子。——这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二重复句,第一层是转折关系。A、把乌贼解剖,可发现在它的直肠末端生有一个墨囊,囊内有墨腺,能分泌浓厚的墨汁,喷出后能够迅速补充。——这是由五个分句组成的二重复句,第一层是转折关系。B、母亲因为经济日窘,不主张我再读书,而恰好我的一位亲戚又介绍我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办事。——这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二重复句,第一层是因果关系。C、城里找不到车辆,所以不能把铁轨和小火车头运到工地上来,而且发现那些小火车头还需要大修。——这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二重复句,第一层是因果关系。7、下列句子中,与课文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5、A、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c.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思之也。8、下列文言句子的译文不完全确切的一项是()A、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B.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C.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译文:现在,你是不加以观察,而来责问我的柑子!

6、D.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译文:庞涓于是丢弃了他的步兵,只带着他的轻锐部队兼程行军追赶齐军。三、现代文阅读(44分)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回答第8题至第21题。(一)(17分)①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

7、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②从花港乘船回来,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浆声欺乃,愈增加了一湖的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事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9、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0.第①段写新荷的美,为什么还要写柳枝?(3分)11.第①段的最后

8、一句运用了、、夸张等修辞手法,这样运用多种修辞的作用是什么?(4分)12.本文是写西湖的“绿”,而结尾却插入了一段对摇船姑娘的描写,有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