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ID:2652025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_第1页
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_第2页
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_第3页
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_第4页
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农村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摘要】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关键词】农村;德育;思考【Abstract】Virtuousteachteachingistheimportanceofschooleducationteachingtoconstitutepart,isalsocurrent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initiateofmaindirection,especiallyprimaryschoolstageofvi

2、rtuousteachationhaveimportanceofinfluencefunction.【Keywords】Village;Virtuousteach;Thinking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近年从事德育教学工作切身体会,从农村孩子所处的环境特点与当前农村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良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对农村德育工作进行探讨。1.农村孩子思想情感形成环境的特殊性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

3、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农村大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2.当前农村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些不良表现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

4、,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性格。2.1 厌学情绪。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不愿意进教室,不愿意听课,不能完成日常学习任务。我们的学生很少有主动阅读有益的课外刊物,自愿做课外练习的,学习上处于应付状态,导致学习成绩较差。2.2 缺乏礼貌礼仪。不懂礼貌,爱说脏话,不尊重老师,甚至给老师取绰号。2.3 贪图享受的思想较重。喜欢穿着,爱吃零食,宁可不吃午饭,也要买小吃,一些住校学生一周的生活费在前半周就已经花光了。学校不时有发生掉钱掉东西等事情,而且很难查找,有的学生捡到钱物不主动交老师。评先进、选贫困主动要,分劳动任务相互推。2.4 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不管父母、同学他人的

5、感受,只顾自己的想法,自私、任性。一切活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薄。2.5 缺乏自信。自卑意识较重,不能主动承担任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敢承接。3.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3.1 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小学德育工作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不尽要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农村小学应将学生的德育教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观念,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

6、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3.2 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强化学校的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响亮的文化口号。比如:重庆谢家湾小学以“六年影响一生”作为办学理念,以“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作为校园文化,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文化氛围。学校良好的文化理念,对师生也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容易产生以此为荣,团结奋发的激情。3.3 要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我们很多师生都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门课堂学科来看待,对学生的教育也仅是按照文化课程的教育方式来开展,说教式教育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很难接受。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

7、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坚持多样化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3.3.1 抓典型,树榜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材,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作为大队辅导员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我采取了每月评选德育标兵、每期评选德育先进班级等形式,对此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效果。3.3.2 改革德育教学形式。改变过去“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寓教于乐。要变课堂教育为主为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