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ID:2652370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_第1页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_第2页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_第3页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_第4页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措施论文关键词药物外渗组织损伤护理  论文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最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多,化疗药物的应用也逐渐广泛,但是化疗药物是强刺激性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会使药物外渗于皮下组织,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造成功能障碍,严重者须经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由此可见,的合理使用化疗药物至关重要。在化疗药物的使用中,要密切观察外渗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化疗药物渗漏,注意观察对因输注化疗药物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原因。总结2008~2009年2例患者,提出治疗措施,对发现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护理人员认知水平与组织损

2、伤严重程度有关。认为发生强刺激性药物外渗后及时、准确,有效的处理,是防止强刺激性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避免不良后果发生的关键。        资料与方法    2008~2009年收治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患者2例,男1例,女1例,年龄35~55岁。因输注长春瑞宾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伤1例,局部为右前臂,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面积2cm×3cm,立即给予局部回抽,局部涂抹肝素软骨效果不明显;因输注柔红霉素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伤1例,部位为右手背,初期表现为2cm×2cm,液体外渗肿胀,疼痛,立即进行了局部回抽,更换输注部位,24小时后采用局部热敷,局部组织肿胀加剧,逐步出现水

3、泡破溃坏死;2例病例中局部组织损伤完全修复,痊愈出院。    原因分析    患者因素:2例均为过度活动导致针头移位,药物外渗,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易出现恶心,呕吐,或进食或大小便等增加了患者的活动机会,易使针头滑脱,引起外渗。  药物因素:2例静脉输液外渗药物均为强刺激性药物,药液外渗后均可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及刺激性质,正确掌握化疗药物的浓度、给药剂量、方法,疗程及药物的滴注速度,都可能造成血管损伤。  疾病因素:因本身疾病致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改变,长期治疗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损伤。  技术因素:①穿刺静脉及穿刺针的选择不当,穿刺静脉均为外周静脉,

4、分别为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小腿外侧静脉、前臂静脉、大隐静脉。2例静脉输液选用的普通头皮针,使用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活动时针头移位易刺破血管。②药理知识缺乏,护士对化疗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是否直接用化疗药物静脉穿刺,不能预见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不能有效合理的选择穿刺静脉及穿刺针,不能有效的指导患者或陪伴进行自护,药物外渗时不能做出有效处理。③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巡视不及时,观察不仔细,对药物外渗不能进行正确评估,导致药液外渗初期不能及时处理。④药液外渗后处理方法不当,化疗药液外渗24小时后,采取常规的热疗措施,导致局部组织肿胀加剧。  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①合理选择穿刺静

5、脉,在输注强刺激性的药物时,应注意选择粗直的大血管进行穿刺,缩短药液在局部的停留时间,减少药液对血管的刺激,对长期化疗的患者,应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并交替使用,注意保护大血管。②选择留置针进行穿刺,可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壁的损伤,避免肢体移动刺破血管。对呕吐频繁的患者应使用留置针,能防止针头划出血管外,但要注意与患者沟通,尊重患者的权利。③掌握必要的药理知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反应,注意药物的浓度与速度,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输注,确保穿刺针在血管内方可滴注药物,药液外渗后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处理。④对患者及陪伴实施有效健康指导,告知患者药物外渗的原因和

6、处理原则,如有外渗,宜冷敷而非热敷,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在护理病例上记录宣教内容,指导其注意保护穿刺部位,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针头刺破血管,教其识别输液部位药物外渗表现及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⑤做到勤巡视、细观察,认真交接,做好记录,输注强刺激性药物时,不能按常规时间巡视,刺激性强的药物一旦外渗,处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巡视过程中,应认真检查输液部位,正确做出评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  药液外渗处理措施:①早期处理,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时,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及局部组织的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回抽残留药物,更换输液部位,回抽的血及液体以3~5ml为

7、宜。②进行局部封闭,疼痛剧烈者用生理盐水5ml+0.5%盐酸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皮下环形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少疼痛,抬高患肢24~48小时,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同时禁止静脉注射。③化疗药物外渗应尽早进行局部冷敷,可减轻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防止组织发生坏死。有报道,化疗时给予穿刺部位由注射开始至结束冷敷24小时,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保护局部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