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写作教学

个体化写作教学

ID:26540948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个体化写作教学_第1页
个体化写作教学_第2页
个体化写作教学_第3页
个体化写作教学_第4页
个体化写作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体化写作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个体化写作教学【内容提要】针对目前在同质、一元的思想教育影响下学生作文出现雷同化倾向的现状,提出“体化写作教学”观念,目的在于将写作教学从变相的思想教育训练转变为学生个体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此,强调培养学生与语言的亲和力,并提出培养学生与语言亲和力的若干策略。同时指出个体化写作教学中思想教育要与文化世俗化变迁相适应,应在目的、内容以及方法上作若干调整。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出现的“思想雷同”“千篇一律”的雷同化倾向是同质的、一元化思想教育的要求所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行写作教学因为一元的、同一的思想教育的要求和压力使得作

2、文训练本身成了传导文化规范的组成部分,成了学生与社会规范合模的社化过程,而不是培养学生书面言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当社会文化处于封闭、一元的情况下,社会文化分子在没有异质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参照情况下,这一合模过程还不是那么痛苦,感情相对诚挚。当中国文化向世俗化变迁,在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分子有了异质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伦范的参照情况下,这一合模过程就变得异常困难,这样的写作教学既达不到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目的,也完成不了思想教育的任务。目前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所以文化分子对此颇有非议。在此背景下

3、,要实现写作教学自身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目的,并且要实现写作教学的思想教育附带功能,写作教学就要走向写个体,并且要将异质的、多元的“思想”引入课堂。在此情况之下,个体化写作教学就是有针对性的思考。一、个体化写作教学含义个体,即世俗化生活中具体的个人。作为概念,与“群体”相对应。个体化,也就是“成为个体的”“为个体”的活动过程。虽然个人是一切思想、言行的发出者、承担者,但是并非所有的思想、言行都具有个体特征的,例如“人云亦云”、“代圣人立言”的思想和言论就较少个体特点。因为此一个体与彼一个体具有同一性而使得自身的存在价值阙如。换

4、言之,如果说“群体化”是强调思想言行同一性、“全体一律”的话,那么个体化关注的是思想言行的多元和差异性,是各各不同的思想方式、创造精神、个性特点。在圣化或神化社会里强调人们思想的同一、同质,强调“群体化”;而在世俗化社会里,“个体化”成为文化价值的取向。世俗化社会,就是承认人间世是属于个体的日常生活,没有比个体生活更“高”的生活,它面对每一文化分子实际需要,而不是面对以圣人圣典为规范的圣化社会的要求,个体成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世俗化社会所推崇的个体化写作教学,就是从每一文化分子个体需要出发,旨在培养每一个体言语智慧的教学

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化写作就是世俗化社会中为“我”的写作。如果说圣化社会的写作教学培养个人“大我”的声音,是以“我们”的身份在说话,那么在个体化写作教学中,也将培养“小我”的声音,是以“我”的身份在说话。但是在个体化写作教学中,“大我”与“小我”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我”以各种不同的声音构成一丰富多样、深厚广博的“大我”,而不是同一性的“大我”。这就意味着将社会文化中的语言由“公共话语”转为“个人话语”,语言是属人的,而且是属于个人的。这人是具体存在的某个人。“文章是表现自己的,各人有各人的天分,有各

6、人的创造力;随人脚跟,结果必定抑灭了自己的个性。”也就意味着,文章由负载同一性的公共意义向负载差异性个体意义转化,而全部差异性的个体意义将构成有差异性的公共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目前社会倡导的“新概念作文”和“反作文”[ii]的内涵就在于此。作文要“新概念”、要“反”,可见是对过去写作教学的反动。个体化写作教学与王尚文先生提倡的“生活化”写作教学有相近之处,但生活化写作教学旨在从写作内容特征上揭示写作教学,而个体化写作教学旨在从写作主体特征上揭示写作教学,强调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每一个文化分子个体的言语智慧。前者不能将以圣化

7、或神化为特征的写作教学拒斥在写作教学之外,因为圣化社会的生活也是生活,而且确实是个体的生活的组成部分。后者则立足于世俗生活中的个体,直接将以圣化或神化为特征写作教学拒斥在写作教学之外。所以,我提倡个体化写作教学,并非为概念游戏。个体化写作教学旨在培养每一个体的写作能力,将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由侧重于代圣化社会圣人立言变成世俗生活中个体的言说。就目前来看,它只是一种思路,也可能是一种远景。二、个体化写作教学强调个体与语言的亲和要使语言成为负载个体意义的载体,语言与个体之间关系只有在亲和而非疏离状态中才能实现。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言语

8、书面表达能力,必须首先培养人对书面语言的亲和。所谓“亲和”,指人与语言处于亲近和谐状态,而不是疏远离隔状态,是一种主动运用语言、选择语言、创造语言的状态。其最高形态是作家经历“语言的痛苦”后所达到的创作高峰时所呈现的状态。而目前学生普遍不爱学语文、害怕写作文就是个体与语言疏离状态的表现。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