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

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

ID:26543313

大小:46.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_第1页
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_第2页
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_第3页
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_第4页
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_第5页
资源描述:

《拿来主义与改革开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喜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伟大成果,重温鲁迅的《拿来主义》,禁不住思绪万千。本文拟从几方面谈谈笔者的体会。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以崇高的使命感、拳拳的爱国心和敏锐的洞察力,针对国民党反动政府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送去主义”——卖国主义,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在思想理论战线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爱国主义旗帜,解决了怎样对待人类文化遗产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在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上,鲁迅先生认为,首先必须“拿来”,实行“拿来主义

2、”。而“拿来主义”首先要“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要敢于去“拿来”;不能做“徘徊不敢进门”,不敢“拿”的“孱头”;不能做为“保存自己的清白”,而“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其次,“拿来主义者”要善于“挑选”,即会“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并“自己来拿”。对“抛给的东西要坚决抵制,对“抛来”的东西应一律拒绝。其关键在“拿来”之后,根据“拿来主义者”(国家、民族)的利益之所需,取舍自便——“弃去蹄毛,留其精粹”(鲁迅语)。其方法是:“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而决不是良莠不辨、兼收并蓄,

3、做“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第三,就是创新,推陈出新。这是“拿来主义”的目的,尤为重要。回顾中国历史,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鲁迅独创的“拿来主义”,不仅对研究前天的中国,指导昨天的中国有其可操作性,而且对今天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并将对来来的中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其实,“拿来主义”这一概念,虽是鲁迅先生的独创,但并非是先生忽发奇想的产物,至少是作为革命家的鲁迅,总结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古代史,近百年的近代史尤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

4、的。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也曾有过多次鲁迅式的“拿来”举措。而每一次“拿来”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当时的经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中央集权的秦帝国早有改革开放的措施,如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以统一度量衡等;至于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这无疑是“走出去”的大动作,秦始皇的主观动机及此举的消极影响,本文不论。汉代,张骞两次西域之行即是如此(诚然,武帝派张骞出使的原始意图是利用大月氏对匈奴有报复之意,欲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一次是建元三年(公元前

5、138年)。张骞应募率众一百余人进发西域,中道被俘,囿居匈奴十余年,但他始终保留汉节,后终得机率众脱逃,历尽艰险东归,此次西行,客观上传播了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资料(见《史记?大宛列传》)。第二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率将士三百人西进,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沟通了西域。汉与西域各族各国通道打开之后,东土与西域,第一次与内地联为一体,从此,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密切。西域作物,如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蒜、胡桃(又据新近考古发现,胡桃属中

6、国原产)等,陆续向东土移植。此后的制糖技术、佛教、佛教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也由中亚传经西域,再向东土传播,对汉代中国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中原地区的高超冶炼铸造技术、先进生产工具、精美工艺品等也源源不断传到西域各国。正是这种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频繁撞击交流,加速了东西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丰富了东西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笔者认为,张骞通西域后的西汉社会,形成了自秦统一中国后第一次较大的开放局面。唐代中国,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疑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改革力度最强和开放程度最大的

7、时期。唐朝开国之初,国家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改革措施。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四月,颁布“均田令”,实行“租庸调法”等。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改元贞观,李世民继位为太宗,他“以史为镜”,提出“贵民轻君,去奢省费,轻徭薄赋,运用廉吏”的主张,并广纳善听,“居高思坠”,“居安思危”。后经几代帝王苦心经营;到开元八年、九年,出现政局稳定、百姓乐业、经济繁荣的局面,使唐王朝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关于唐代社会的对外开放,只要看看唐朝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8、即可见一斑。唐朝统治者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重视与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由于国力强盛,各国使臣、商旅、僧人、学者不断来到中国,聚集唐都长安及洛阳等大中城市,使唐代中国成了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唐朝与朝鲜、旧本的交往:在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派大批学生来唐留学。仅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一次归国的新罗(今朝鲜、韩国)留学生和其他人员多达一百零五人。唐玄宗亦派使臣经学家刑寿出使新罗,传播唐文化,使唐文化广泛渗透于新罗各领域,唐?白居易诗在朝鲜、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