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ID:26553733

大小:431.85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1-27

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1页
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2页
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3页
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4页
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之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达手法有:结构技巧,修辞技巧,抒情技巧,描写技巧行文构思一句一景意象相加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修辞特点比喻、通感、夸张、对比、双关、互文、比兴、拟人、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好处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反问加强语气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双关意在言外

2、,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抒情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渲染、烘托(正衬.反衬)、白描、动静、色彩、远近、高低、大小、明暗、对比虚实、叠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常见技巧其它常用技巧1)象征2)诗歌用词3)用典4)照应5)表达含蓄6)借人喻已7)借古喻今8)想象、联想特别注意:1.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2.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3.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

3、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4.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5.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答题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作用: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风格流派朴素自然(陶渊明)、清新明快(王维)、沉

4、郁苍凉(边塞诗)、通俗易懂(白居易)、缠绵细腻(婉约派)、朦胧晦涩(李商隐)豪放飘逸(李白)、沉郁顿挫(杜甫)、雄奇悲壮(李贺)、豪放旷达(苏轼)、刚健豪放(王安石)、雄健高昂(王昌龄)练习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

5、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

6、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5、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________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____________________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________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7、。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________象征夸张、烘托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衬托、以动破静侧面寄情于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陆游《书愤》杜甫《登岳阳楼》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转换记叙角度全篇诗人都站在思妇角度,思妇的所看所想,思妇的细致心理活动,甚至思妇与春风“无理而妙”的对话,无不笼于笔端。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转换记叙角度练习作者当时被安使之乱的叛军捉住,送到沦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