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

ID:26554994

大小:998.35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1-2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7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人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纲下载】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2.现代信息技术课时2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学考点睛】1.从高考角度看,两次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等知识成为近两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2.从知识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在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对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3.从考查趋势看,侧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诸多领域的影响,仍将是通过选择题进行考查的重点。提示:提示: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能源革命。它的发明与应用有哪些影响呢?提示:科学和技术相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2、突出特点。内燃机的发明提示: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及部分青少年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等严重社会问题,因此,应辩证分析网络技术的影响。探究1:结合下面两幅图,分析大机器工厂与手工工场有哪些区别?提示:(1)规模上,大机器工厂比手工工场规模大;(2)生产方式上,大机器工厂采用先进的机器操作,而手工工场是靠简单的手工工具操作;(3)在动力上,机器大工厂主要靠水力或动力机器,而手工工场主要靠人力;(4)在生产效率上,机器大工厂效率大大高于手工工场。探究2: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提示:(1)蒸汽机的发

3、明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成为时代的象征。(2)促使工业革命迅速开展,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3)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出现,促使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探究1:结合下面两幅图,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提示: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探究2:世界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提示:(1)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2)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经济文

4、化的发展。(3)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易错点1.纽可门等人制造了蒸汽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2.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资产阶级进入成熟阶段。易混点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它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重难点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使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

5、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3)推动了城市化进程。(4)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思维方式,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2.正确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发起了向“距离”的挑战(1)从交通方面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驱动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到立体交通时代。(2)从通讯方面来看,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是19世纪电磁学的重大成就。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的发明都是依据电磁理论。这些发明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进一步

6、加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的交通运输业和电讯等获得突破性进展,各大洲、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空前密切,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由此而“缩短”。1.【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于是科学家们将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物质与能量之后的第三个开发对象进行研究,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就这样开始了。1969年10月,由于军事的需要,美国进行的计算机网络开发成功,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实验网络搭建成功。此后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工具陆续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发出来。一直到全球信

7、息网出现,互联网才成为一个成熟与稳定的巨大信息源。材料二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展迅速。1995年,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迎来了网络建设的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截止到2002年,互联网已经连通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上网人数达2亿多,中国有2000多万。请回答:(1)互联网是在什么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2)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因特网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3)信息化时代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主要有哪些?(4)你如何看待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示:(1)基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技术:主要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两者相结合形

8、成现代信息科学技术。(2)①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②美苏冷战格局下,美国军事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