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

ID:39816218

大小:830.6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12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_第1页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_第2页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_第3页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_第4页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类文明的引擎向“距离”挑战第三、四课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四课时知识结构万能原动机与“蒸汽机时代”(瓦特)电力的广泛应用与“电气时代”(法拉第、西门子等)改变世界的网络与信息时代向“距离”挑战人类文明的引擎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二、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二)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一)时间: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1、发明:【织布——纺纱——织布】⑴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

2、机”⑵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⑶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⑷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并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由工场——工厂。2、意义: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纺纱机(三)“万能的原动机”—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1、原因:⑴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⑵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2、蒸汽机的发明:⑴法国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⑵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1705年英国铁匠纽可门发明制造了能应用于矿井排水和农田灌溉的蒸汽机。它有一个带活塞的汽缸,

3、但蒸气由另外的锅炉输入。为了提高冷凝速度,他在汽缸里装了一个冷水喷射器,这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到了1712年,英国的煤场和矿场基本上都用上了纽可门的蒸汽机。但存在不少缺点:效率低;每一分钟最多只能作20个冲程;燃料耗费大,用费很高。3、瓦特改良蒸汽机:⑴发明过程: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冷凝器双向汽缸连杆曲柄传动装置⑵意义:①蒸汽机被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力”。②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③继火的使用后人类在驯服自然力方面的最大成就。1769年的瓦特蒸汽机1782年的瓦特蒸汽机为什么说

4、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2)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近水建厂  交通发达、资源丰富3)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4)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蒸汽轮船、蒸汽机车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四)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⑴1803年,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⑵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克莱蒙号”试航成功(五)机器制造业的诞生:⑴原因: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

5、足需要。⑵过程:①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实现机械化。②19世纪初,一系列机械加工设备问世,促成以机器制造机器的新部门--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建立。⑶意义: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一)时间: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二)电力的广泛使用:[1]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原理;[2]1838年,俄国雅可比制成实用电动机;[3]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4]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

6、5]1882年,美国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电气工业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影响:1.发明:(三)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1.发明:[1]18世纪80年代前期,(德)卡尔·本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2]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2.影响:[1]推动汽车、轮船、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P135;[2]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四)化学工业的建立1887年,瑞典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AlfredNobel(1833-1896)(1

7、)物理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2)化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最重要改良的人。(3)生理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的人。(4)文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表明了理想主义的倾向,有最优秀作品的人。(5)和平奖: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撤出或裁减军备,召开和平会议以及实施和平会议的原则作出了最大努力的人。(四)穿越大洋的电报—通信业的建立和发展1、条件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2、表现(1)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电报:(2)全球电报网的建立(3)1875年,美

8、国贝尔发明电话机。电话:(4)1902年,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无线电通信:3、影响促进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电气时代的世博会1904年世界博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