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ID:2655500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_第1页
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_第2页
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_第3页
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_第4页
资源描述:

《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行气润肠方灌肠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选择病例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予行气润肠方灌肠,对照组予麻仁丸口服,治疗1个月,停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65.2%,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行气润肠方治疗慢性便秘有较好疗效。【关键词】行气润肠方;灌肠;便秘慢性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讨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采用自拟中药行气润肠方气雾弥散灌肠治疗慢性便秘,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2、.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15例,女31例,年龄45~82岁;对照组46例,男20例,女26例,排除肿瘤、结核、克隆氏病、息肉等器质性病变,符合罗马Ⅲ标准。1.2诊断标准(1)必须满足以下两条或多条:①排便费力(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②排便为块状或硬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③排便不尽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④有肛门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⑤需要用手操作(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底支撑排便)以促进排便(至少每4次排便中有1次);⑥排便少于每周3次。(2)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

3、便。(3)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条件不充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行气润肠方组成:黄芪30g,当归10g,生白术20g,枳壳15g,桃仁10g,白芍20g,麻子仁20g,瓜蒌仁20g。加水煎至180~200mL。患者取膝胸位,清洁肛周皮肤,用电脑灌肠治疗仪(DYG2A型南京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将药液缓慢灌入肛内,每日2次,嘱咐患者尽量保留药液在1h以上。10d为1个疗程,观察3d后再行治疗,共3个疗程。1.3.2对照组麻仁丸:每次6g,每日2次,服用1个月。2结果2.1疗效标准参照有关标准制定

4、〔1〕。治愈:2d内排便1次,便质正常,排便通畅,停药1个月内无复发;显效:3d内排便1次,便质趋于正常,排便通畅,停药1个月内无复发;有效:3d内排便1次,便质欠润,排便欠畅,停药1个月内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全部病例3个月后统计疗效。2.2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5%,无腹痛等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3讨论便秘一般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便后不爽,或伴有腹满坠胀。便秘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

5、完全清楚。临床治疗便秘首先考虑保守治疗。西医所用药物多为:(1)促动力药,首选西沙比利或比沙可啶;(2)轻泻剂如聚乙二醇、酚酞、石蜡油等。但长期应用泻剂会产生结肠黑便病,且彻底治愈较难。将便秘中医病机归纳为气虚气滞,大肠燥结。本组方中用黄芪、白术补脾益气通便,增强行气之力,为主药;当归、白芍养血滋阴为辅药;桃仁、麻子仁、瓜蒌仁润肠通便,解除大肠燥热,为佐药;枳壳行气降气,并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使。综合全方,具有补脾益气、养血滋阴、行气导滞、润肠通便的功效。据有关研究,方中枳壳不但能加强肠道平滑肌收缩,还能显著地改善肠道平滑肌和舒张的协调性;白术能促进

6、肠道的蠕动〔2〕;白芍能调节和促进肠道的蠕动〔3〕;桃仁和麻子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在润滑肠道的同时对大肠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瓜蒌仁在滑肠通便的同时,能恰当的松弛大肠;当归调节机体内分泌、神经调节功能和对平滑肌收缩功能,其挥发油克增加肠管血流量,促进平滑肌收缩。此方用电脑灌肠治疗仪灌肠治疗,将中药汤剂气雾弥散送达升结肠甚至横结肠水平,较传统灌肠方法,汤剂灌注量大,达200mL以上;.灌肠时,先取膝胸位,再取左侧卧位,卧床0.5~1h以上,药液可达距肛门较远端大肠,既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发挥作用,改善微循环,更能机械物理直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慢传输症状的改善

7、。本组资料显示中药灌肠治疗疗效优于中成药口服,疗效较好,且无副作用,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