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

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

ID:26562549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_第1页
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_第2页
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_第3页
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_第4页
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作用一、中国古典舞概述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舞蹈专家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结晶,在中国舞蹈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为中国舞蹈的艺术典范。中国古典舞凝聚,着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蕴涵着千百年来传统舞蹈的神韵,脱胎换骨于戏曲舞蹈而演变发展成为具有时代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古典舞的诞生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古老舞蹈文化的尊崇,显示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独特风韵,它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集大成者

2、,它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邃,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殊性质。二、身韵的艺术特征所谓“身韵”,顾名思义,“身”即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所在。身韵中动作轨迹多以圆形为主,这与本民族几千年来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分不开。道家的太极图、古典建筑的圆曲结构方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对圆形审美的追求。这一

3、审美趋向在身韵中的体现便是平圆、立圆、“8”字圆。抓住这种运动规则,在这些基础上加大或缩小原有律动的轨迹,便可打破原有的动力走势,赋予动作不同力度、不同节奏的处理,改变原有的凝固化的动作性格。身韵要求表演者的动作必须遵循“圆”,即“动与静与点与线互含互牵”的审美原则,这一点集中体现了古典舞民族性的形神统一的艺术特征。凝聚着中国舞蹈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观的身韵,以其丰富多变的舞姿、浓郁的民族风格及强有力的表现力,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舞的立身之本及其艺术特征的主要标志,成为中国古典舞的代名词。三、身韵中的形、神、劲、律身韵包含的形、神、劲、律是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身韵中动作元素包

4、括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身韵在形上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中国古典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唐宋以来到元明清的中国宗教庙宇塑造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从局部来看,头、颈

5、、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身韵在形的训练中,是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以由浅入深并层层发展的教材为方法来培养真正懂得并掌握中国古典舞形态美的演员。形的训练上要注意以下三点要领:一是舞蹈者在静止的体态(或姿态)情况下所必须具备的自我审美意识与气质。比如挺拔而含蓄、刚劲而柔韧这种矛盾而统一的审美意识。二是掌握姿态与姿态、动作与动作的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与轨迹。正如书法艺术中的笔,横、竖、点、撇是有极其严格的规范而又有充分的发展余地的,“

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体运动艺术也是具有其自身严谨的规范和规律的。三是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这瞬间变化的运动法则。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心意,是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些文字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1][2]下一页论,高度地概括了身韵的内涵,才能使所谓心、意、气体现出神韵的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说明神韵支配一切。“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准确地解释了

7、形和神的联系与关系。“劲”就是力。古典舞在节奏特点上也很突出,这与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民族音乐有别于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民族音乐所引领的动作的内在节奏,如动静、缓急、收放、吞吐、欠与送、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特点,从而产生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律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它依循的规律这两层意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劲正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顺则能一气呵成,有如行云流水。但古典舞往往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