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ID:26581129

大小:115.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正文破伤风病人的护理一、定义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一般发生于各种开放性损伤之后,新生儿脐带残端消毒不严、产褥期感染和人工流产消毒不严,均可发生破伤风,偶见于胃肠道手术后或摘除留在体内多年的异物后。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及正常的皮肤和黏膜,但一切开放性损伤,均可引起破伤风。破伤风的发生除与细菌毒力强弱,数量多少及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外,伤口是否缺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伤口因狭深,缺血,坏死

2、组织多,血块堵塞或引流不畅等因素而形成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时可引起破伤风。破伤风梭菌能够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亲和力,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或神经肌肉终板,而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另一种是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三、临床表现1.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平均6—12天,亦可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天,甚至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2.前驱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以张口不便为特点。常持续12-24小时。3.典型症状在肌肉紧张性收缩

3、的基础上,呈阵发性强烈痉挛。最初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以后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表现为咀嚼不便、牙关紧闭、咧嘴“苦笑”、颈部强直、“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状”。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呼吸肌群痉挛可导致面唇发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以致危及生命。在肌肉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接触、震动或触碰病人的身体,均可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病情严重时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病人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4.其他症

4、状少数病人仅有局部肌肉持续性强直,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以后逐渐消退。新生儿破伤风,因其肌肉纤弱而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不能啼哭和吸吮乳汁,活动少呼吸弱甚至呼吸困难。4正文病程一般为3-4周,痉挛发作通常在3天内达高峰,5-7天保持稳定,10天以后痉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程度减轻,1-2周后消失。恢复期间还可以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为错乱等,但多数能自行恢复。四、辅助检查伤口渗出物作涂片检查可发现破伤风杆菌。五、治疗原则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故应及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1.清除毒素来源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敞开伤

5、口,充分引流,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2.中和游离的毒素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难以起效,因此应尽早使用。一般伤后12小时内注射1500U(1ml),成人、儿童剂量相同,用药前须做皮内过敏试验。②深部肌内注射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尽早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剂量为3000~6000U。3.控制并解除痉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声、光等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根据病情交替使用镇静及解痉药物,以减少病人痉挛和痛苦。新生儿破伤风要慎用镇静解痉药物。4.防治并发症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症状严重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6、,以便改善通气,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②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其他继发感染,首选青霉素。③支持疗法:补充水、电解质以纠正因消耗、出汗及不能进食等导致的水和电解质紊乱。六、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与持续性喉头和呼吸肌痉挛、误吸、痰液堵塞气道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强制性肌痉挛有关。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反复肌痉挛消耗、大量出汗有关。4.恐惧与抽搐有关。5.尿潴留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6.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7.自理缺陷与全身肌肉痉挛、强直有关。8.有感染的危险:肺部与病人不能有效咳痰,导致痰液淤积有关。9.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肌痉挛消耗、

7、摄入障碍有关。七、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环境要求:病人住隔离病室,减少一切刺激,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宜均匀柔和,避免强光照射;防止噪声,温度15-20℃,湿度约60%。治疗、操作等应尽量集中4正文,可在使用镇静剂后30min内进行,以免刺激打扰病人而增加抽搐。病室内应备齐急救药品及用物,以便及时处理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困难、窒息等。(2)保持静脉输液通路通畅:在每次发作后检查静脉通路,防止因抽搐使静脉通路堵塞、脱落而影响治疗。(3)遵医嘱予以镇静、解痉药物并观察疗效。病情较轻者,可使用一般镇静剂,减少对刺激的敏感性。选用:①地西泮

8、10mg静脉注射,一般每日1次;②苯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③10%水合氯醛20-40ml保留灌肠。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异丙嗪各50mg、哌替啶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