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ID:2658355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_第1页
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_第2页
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_第3页
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_第4页
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分析及其治理策略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十分紧迫。本文通过“三角理论”,对上市公司造假动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造假动机治理对策    随着我国政府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监管力度的日趋增强,发生在上市公司中的财务造假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在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的情形下,从深层次上分析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动机,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上市公司造假动机

2、的分析    从概念上来看,上市公司造假是由公司管理层通过对外提供错报的财务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的行为或现象。受上市公司造假的影响,公司股东、债权人和其他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因此而遭受损害。所以,从本质上说,上市公司造假就是一种企业经营舞弊行为。根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艾伯伦奇特(W.SteveAlbrecht)的“三角理论”:任何企业舞弊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共同作用而成,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纵观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的动机,也不外乎这几个方面:  (一)通过造假行为缓解企业内外部压力  1.公司经营者

3、通过造假来提高所谓的公司“业绩”  经营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往往依靠发行股票来“圈钱”。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及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一系列条例都对公司的上市资格、配股、挂牌等有明确规定。如在审定上市资格时,要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并在实务中将上市股票的定价与企业的每股收益相挂钩。这一基本条件最终反而成为一些公司为了上市而进行“财务包装”的直接动机。  此外,由于申请上市同时还存在着隐形配额,加之繁杂的手续以及各种费用支出,上市资格本身就是一种壳资源。为此,许多公司经营者也常常将公司上市视为企业形象和经营业绩的一种表现,这些因素会促使其尽可能

4、地避免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即便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企业也时常会通过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利润修饰,以达到上市筹资的目的。  2.通过造假,地方领导可以提高“政绩”企业也能因此而获得奖励  在一个地区,公司上市数的多寡往往与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绩相挂钩,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行政部门热衷于推动本地区的公司上市。一方面,企业上市后能为地方圈来一大笔不须还本付息的资金,由此可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公司上市了,地方行政官员也就有了所谓经济发展上的“政绩”。还有在公司上市中所隐含着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个人利益,也是各地区竞相追逐公司上市的诱因。因此

5、,在某些地区,只要能使公司上市,对于造假当然就在所不惜了。对于企业来说,一旦上市后不仅名噪一时,同时还能因此而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给于的相应奖励,如此强烈的利益驱动也会使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去弄虚作假。  3.通过造假,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筹资压力  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运转必不可缺的“血液”,一个企业想要通过银行取得贷款,必须首先通过银行对企业各项指标的考核,如偿债能力、资信能力等,而这些指标内容又通常是通过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反映的,因此,一些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为了获取金融机构的信任,不惜以企业资信为代价进行一些造假行为。  (二)体制和机制的缺失

6、,从客观上也给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机会与借口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以及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等弊端也给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机会和借口。  1.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公司法人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国内上市公司也都根据要求建立了相应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法人治理元素。但是,这一治理机制在很多企业中大都流于形式、为建立而建立,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大股东相对控制和“谁管理,谁说了算”两方面问题,因此,当上市公司为谋求大股东或高层管理者利益最大化时,造假现象就难以避免了,而且由于

7、得到了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授意,因此此类造假一旦启动基本上都能成功。2.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主要有证监会管理、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所组成。由于监管部门相对分散,监管标准不尽统一,监管功能相互交叉,因而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管作用。  3.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自觉遵守业界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维护本职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威信。但由于受多方面利益影响的原因,会计从业人员时不时地会做出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  4.目前法规制度和政策方面的缺失和存在的漏

8、洞,也为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提供了机会和借口。我国现行法规制度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前瞻性,在执行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