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

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

ID:26587322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_第1页
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_第2页
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_第3页
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_第4页
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失的修复重建作者:杜远义王光勇敦先礼周宏斌李久鸿【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股骨近端原发性溶骨性骨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自1997~2003年我科共收治股骨近端原发性溶骨性骨缺损36例。根据肿瘤的性质及大小分别采用病灶刮除+自体(异体)皮松质骨植入8例;病灶刮除+自体(异体)皮松质骨+自体缝匠肌髂骨瓣复合植入+内固定术22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内固定5例;瘤段切除+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1例。结果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24个月,仅1例骨巨细胞瘤复发,关节功能评分33例优,3例良。结论根据肿瘤的性质和股骨近端骨缺损大小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了病灶清除

2、及功能重建,是一套有效的重建股骨近端骨缺损的方案。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肿瘤骨移植内固定术骨水泥  Repairandreconstructionofprimaryosteolyticdefectintheproximalfemur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makeaconclusionontheoperativerepairmethodofprimaryosteolyticdefectintheproximalfemur.Methods36casesofprimaryosteolyticdefectofproximalfemoral

3、1997to2003planted,22casesplantationofautologoussartoriusmusculariliacflapandinternalfixation,5casesent,1caseentofbipolarprosthesisaccordingtothetypeandrange.ResultsAtmeanfolloonths,thereofbonerecurrenceinallpatients,andthefunctionalresultsalfemur.Throughthisplan,orbutalsoreconstructthebon

4、edefectbydifferentoperativemethodsaccordingtothetypeandtherangeofbonedefectintheproximalfemur.  Keyalfemurbonetumorbonetransplantationinternalfixationbonecement  原发股骨近端溶骨性损害以瘤样病变和良性肿瘤居多。由于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特点,肿瘤复发,病损合并骨折使外科治疗面临很多困难。我们不但要注意肿瘤本身的治疗,而且要修复因病灶清除后导致的股骨近端减弱的机械强度[1]。为了解其发病规律及治疗措施,将我院1997~

5、2003年间收治的36例原发股骨近端溶骨性骨缺损修复重建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7~2003年我科共收治股骨头、股骨颈、转子间及转子下肿瘤样病变,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8~47岁,平均29.5岁。左右侧无明显差异。病史为10天~1年。其中合并有病理性骨折8例。所有病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病理结果如下:孤立性骨囊肿10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6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骨巨细胞瘤5例(其中Ⅰ级3例,Ⅰ~Ⅱ级2例),内生性软骨瘤2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6、患者均以髋部疼痛为主诉,可出现跛行和髋关节活动受限。有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5例出现髋内翻畸形。  1.2治疗方法一般根据术前X线片,CT以及术前活检的结果确定病变的性质,再根据病变的范围,患者的年龄决定手术方式及重建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考虑为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且病变范围不大,破坏不重,行病灶刮除,3%石碳酸烧灼瘤腔壁+自体(异体)皮松质骨植入,本组8例;(2)如考虑为瘤样病变或良性肿瘤,病变范围大或合并病理性骨折,髋内翻畸形,且手术有较多的易变性。在病灶刮除,3%石碳酸烧灼瘤壁的基础上+自体(异体)皮松质骨,自体缝匠肌髂骨瓣合并植入+DHS或Garma钉,空心钉内固

7、定术,本组22例;(3)考虑为潜在恶性肿瘤则行病灶刮除,3%石碳酸烧灼囊壁+骨水泥植入+DHS或空心钉内固定术,本组5例;(4)考虑为恶性合并骨折行人工双动髋关节置换术。  1.3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术后患肢抬高皮牵引3周,所有病例给予抗生素5~7天。术后第3天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根据病变的部位及手术重建方式,4~6周可部分下床活动。  2结果  本组36例均得到随访至恢复日常生活后。随访时间为12~54个月,平均24个月。1例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24个月),行再次手术未见复发。余患者4~8个月植骨融合。填塞骨水泥者未见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