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

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

ID:26599933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7

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_第1页
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_第2页
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_第3页
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_第4页
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然而,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实施起来仍然很难扭转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束缚。本文通过现今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深入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突破生物探究式教学“瓶颈”的有效策略。【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有效性高中生物新课程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知识体系走入了浙江省的高中课堂已近两年。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当代教育理念是十分吻合的。然而,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难以深入课堂,它的发

2、展遇到了“瓶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很少甚至不愿意去运用探究式教学,甚至认为探究式教学是“花哨”的东西,这种教学模式只适合公开课、观摩课。面对如此状况,我们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束缚着探究式教学的进程?我们又该如何突破探究式教学的“瓶颈”,使探究式教学在新课改的路上走得更远。一、发现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为追求发现而学习,而且为追求自身的发展而学习,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探究式教学效率低下。探究式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

3、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因而在会考、高考中使学生很难取得高分,学习效果不被肯定。2.探究式教学耗时长。在传统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相应的改革的情况下,课时不足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一个突出矛盾。3.探究式教学开展要求高。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二、分析问题探究式教学之所以被认为效率低下、耗时长、不实用,以至被很大一部分教师放弃使用,既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一些外在的客观原因。1.主观因

4、素:一是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在我国,高考是第一指挥棒,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因此,很多教师都想尽办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书本知识,认为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通过比接受式教学更好的方式去掌握知识,却没能理解探究式教学有着比获得知识更丰富的意义。由于探究式教学本身比较费时,且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成长,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热情。二是教师驾驭探究式教学的能力欠缺。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如教育科研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把握探究过程的能力等

5、。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狭义地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对探究性学习的定位不准确,教学实践走入了单纯追求形式的歧途,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群体探究,轻个体探究。现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就开始了热闹的你一句我一言的讨论。这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一个人的思维规律。个体的思考在认知和思维的发展中起到“发动机”的作用。看似热闹的合作学习背后,缺乏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那么这场讨论的深度、广度就无法达到发展思维的要求。尤其是学习中等或以下的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获益,就要打一个问号了。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摈弃

6、了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只是作秀,完全是无效学习。(2)重学生自主探究,轻教师总结概括。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到了总结环节,基本上是请学生说:“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1说,生2说┅┅最后老师说“很好,同学们都总结的很好。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真的掌握的很好吗?我们知道,建构知识要储存到我们的知识库中,并有利于知识的调用,就必须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而这样的总结,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将本课的知识系统化。(3)重探究的形式,轻方法的指导。备课时备的是探究的形式,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探究方式:小组动手操作、游戏等。但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在这些花样繁多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似乎不知

7、道该用什么方法去探究:小组讨论中,只有一两个学生在说,还是他们起立汇报;小组动手操作,基本上还是自己操作自己的学具,全班汇报的是自己的操作结果而不是小组的操作结果2、客观因素:(1)评价体系的滞后。自从探究式教学引入新课改以来,评价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很多教师也理解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中考、高考命题也正在一步步地向着新理念靠近,但在操作方法上却相对滞后。因此,教师迫于中考、高考成绩等评价的压力,而更加倾向于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2)社会对教育价值取向有失偏颇。有人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