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

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

ID:2660204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_第1页
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_第2页
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_第3页
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_第4页
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摘要: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通过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源域、目标域、互动理论、映射理论、合成空间理论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概念隐喻的组成和运作机制,从而了解我们如何通过隐喻完成认知,即隐喻的认知功能。中国5/vie  关键词:概念隐喻源域目标域认知  从古希腊开始,隐喻一直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作为一种“美文”的手段被加以利用。传统隐喻观把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与之不同的是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概念隐喻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隐喻观,最早可见于Lakoff&Johnson的Metaphorsid的总结,当我们谈论生活或爱的真谛时,我们往往会用到和旅途有关的字眼

2、或意象;当提起某次争论时,我们常常能联想到战争的场景;当讨论某个理论的建构时,我们也常会拿建筑物来当参照;当论及某个社会组织时,它的组成模式往往又和植物的样子很类似。  一、概念隐喻的组成  概念隐喻由概念域组成,而概念域又有源域(sourcedomain)和目标域(targetdomain)两种。两域相比,前者具体易懂,而后者往往更加抽象晦涩。K?�ivecses认为,我们在物质世界中的经历和经验是我们理解抽象域的自然而富有逻辑性的基础。{3}研究显示,人们最常使用的源域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和疾病、动物、植物、建筑物、机器和工具、运动和游戏、钱财和生意、烹饪和食物、冷热、亮

3、暗、力量、移动以及方向等。{4}同样,频繁被使用的目标域包括情感、欲望、道德、思维、社会或国家、政治、经济、人类关系、交际、时间、生死、宗教以及活动等。  事实上,除了源域和目标域,概念隐喻还包含了两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爱是一次旅途”这个隐喻中,隐喻不是指这几个字眼,而是指这几个字包含的思维和概念。这里,“旅途”是源域,“爱”是目标域,我们用关于“旅途”的概念来理解“爱”的本质。也就是说,两个人开始一段感情,正如两个人一起踏上旅途;我们享受爱情的甜蜜正如欣赏沿路的美景;我们会尝到爱情的辛酸苦涩正如在旅行时偶尔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如下,将讨论两域之间的关系,即隐喻的运作机制

4、。  二、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  以下将通过三个理论来分析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从互动理论到映射理论再到合成空间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最早由Richards提出,他指出,如果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互动产生出了一个包容性的意义,那么就可以说这种互动产生出了隐喻。Richards虽然提出了隐喻的准则,却没有具体说明这互动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发生。Black完善了Richards的说法,并提出了互动理论。例如:“婚姻是一场零和游戏。”“游戏”指对手之间的竞赛,甲方赢则代表乙方输。也就是说,“婚姻”的本质和“竞赛”“对手”“输赢”这些概念是绑定的,因此我们

5、认为“婚姻”是一场两个人之间非赢即输的持久战。根据互动理论,我们先关注喻体的特征,然后再分析本体是否含有这些特征,若两者的特征有重合之处,说明存在隐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通过对喻体的解读完成了对本体概念的理解。互动理论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  2.映射理论  事实上,无论是Richards还是Black都没能对隐喻的方向性、系统性和依据做出清楚的解释。{5}为了解决问题,Lakoff首先统一了说法,把本体改成了源域,把喻体改成了目标域,紧接着他把多方向的互动改成了单方向、系统且不变的映射,如图1所示。这是因为,一方面,映射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关联,因而是单方向的;另

6、一方面,源域的大部分构成可以映射到目标域,因此是系统而不变的。  3.合成空间理论  随着隐喻理论的不断发展,Fauconnier(1997)对Lakoff的映射理论做出了补充。根据Fauconnier的合成空间理论,隐喻包括源心理空间和目标心理空间,这两个空间都为另一个心理空间――合成空间提供输入。同时,还存在一个类空间凌驾于源心理空间和目标心理空间之上。也就是说,隐喻的互动包括四个空间。图2是根据Fauconnier的映射图改编的{6},图中的圆圈代表心理空间,圆圈内的点代表各元素,点与点之间的线则代表元素间的联系(实线指原本就有的联系,而虚线则是指形成的新关系)。例如

7、,在“医生是屠夫”这个隐喻中,源心理空间与“医生”“病人”“手术”“手术刀”等有关;而目标心理空间与“屠夫”“动物”“屠宰”“屠刀”等有关;类属空间的概念是源心理空间和目标心理空间的升级概括,包括“施事者”“受事者”“事件”“工具”等。因此,在第四个心理空间里,人们就会形成一个设想,即屠夫用屠刀屠宰病人,换言之,读者最终理解了这个隐喻的意思,明白了这个医生不够专业,很有可能会误人性命,故而通过合成空间理论完成了对上述�[喻的认知。  三、结论  Lakoff&Johnson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方式通常可以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