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ID:2661762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_第1页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_第2页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_第3页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_第4页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内容提要】易卜生主义是一种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充满审美的乌托邦伦理道德理想。在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绘,都凸显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易卜生笔下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的“独白”和“对话”,实际上是剧作家审美心理的自我呈现或自我描述。【关键词】易卜生主义/审美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再思考【正文】易卜生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一种审美的人文主义,充满了审美的乌托邦的伦理道德理想。(注:参见《易卜生文集》代序“易卜生和他的文学创作”。《易卜生文集》第

2、八卷,由王忠祥编撰校订(包括撰写“代序”、各剧“题解”和部分理想毫无希望,却又毫不退却,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忠实于自己的个性。易卜生十分欣赏这些小资产阶级的英雄人物与不公道的社会光锐对立。易卜生竭力赞扬他们的“自我主义”(个性主义),让他们有的坚持“自我”,像布朗德、斯多克芒那样;有的寻找“自我”,像罗斯莫那样。不过,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常常以失败告终。也有例外的,如作为转变人物的培尔·金特。剧作家本人就有着强烈的“自我主义”,这里的“自我主义”,或者叫做个人主义,和专门为己、毫不利人的反社会的利己主义颇不一致,如前所说,它常常包容着“利他”的一面。剧作家认

3、为:主要的问题是对自己保持真挚和诚实,人就是“自我”,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他断言强烈的“自我”主义可以凸现人的价值,并有利于社会(注:参见拙着《外国经典作家研究丛书·易卜生》(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五章第三节。)。易卜生绝对推崇人的精神生活,努力追求无限的自由。他号召人们不断地净化道德,一直到灵魂能与上帝对话:要求人们按个人独特的意志而生活,奉行“全有或全无”(非此即彼)的宗旨(像戏剧《布朗德》中的主人公那样),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在“此”和“彼”之外,别无选择。他的这种思想,以及那些宣传易卜生主义人物的社会观、哲学观,和19世纪上半叶丹麦学者基

4、尔凯郭尔提倡的存在主义哲学、伦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谋而合。在主观主义的指导下,基尔凯郭尔提倡“强的个性”,维护“个人自我”,认为事物生成都是按“或者——或者”(非此及彼)的方式进行,而它的变化又是出自个人的自由选择决定。人只有摆脱一切世俗之见和固定的道德原则的束缚,进入非理性的“宗教阶段”(并非人世间的宗教),才能达到自己的真正存在。不管易卜生承认还是不承认,崇信易卜生主义的一些人物身上,多少反映了基尔凯郭尔的这一类思想观点的影响。可是,这些人物崇尚科学、向往民主、提倡妇女解放、追求知识与理性,则与基尔凯郭尔迥异。在戏剧中,易卜生式的英雄人物常常和其他人

5、物交往,从而针对社会现实提出问题、讨论是非、谋求出路。易卜生创作的批判精神,伴随着一连串问题的提出、讨论而大放光辉。在易卜生的浪漫主义历史剧、现实主义问题剧以及一些带有象征主义特色的戏剧中,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浓厚的理想色彩始终融合在一起。易卜生批判社会现存秩序,追求真正的自由王国;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提倡无畏有益的自我牺牲精神;批判小市民的停滞生活,鼓舞人们做既有理想又讲求实际的高尚的人。易卜生主义在彻底否定国家、社会、宗教的弊病和一切虚伪的口号时,也强调了不利于人民大众的绝对个人主义、宣扬了缺乏具体内容与措施的空想社会主义,如通过“人的精神反抗”进行毁灭

6、全世界的“整体革命”,等等。像布朗德那样的“革命者”,他为之进行殊死的斗争,全力加以攻击的敌人在哪儿?他所强调的“全有”、“全无”有何具体的内容?易卜生没有交代,可能他和他的布朗德一样,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作为对那个特定时代的一种反拨,这一切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无论易卜生主义有怎样的弱点,无论它的人道主义核心具有何等明显的局限性,它所表现出来的首创的、独立的精神,破旧立新的坚定性,以及它的艺术载体——戏剧人物等,仍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总之,“人学家”易卜生笔下的一些重要的男女人物形象,如凯蒂琳、布朗德、培尔·金特、朱利安皇帝、斯多克芒、罗斯莫、索尔

7、尼斯、伊厄棣斯、英格夫人、斯凡尔德、娜拉、吕贝克、海达·高布乐、爱吕尼等,他(她)们颇富个性特征的“独白”和“对话”,实际上是作者审美心理的自我呈现或审美心理的自我描述。如此“呈现”和“描述”,可以说是易卜生主义的自然流露。话说到此,有必要再次指出易卜生强调他的工作只是提出问题,他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尽管他对他所提出来的问题不作具体的回答,或者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但他所提出来的问题确实切中时弊,能激励人们进行社会改革,从而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美在和谐),这是时代赋予剧作家的神圣任务,易卜生的伟大就在于他为了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不断地开辟道路,迈向

8、新高度。引用作品易卜生:《易卜生文集》(八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