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ID:26640163

大小:7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28

上传者:U-991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掌握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提升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期,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全县各乡镇和部分村社,通过现场查看、走访调查、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我县第二轮家庭承包耕地面积25.2万亩,承包农户3.2万户。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县已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显著的精品玉米制种、优质奶肉牛、特色果蔬、临泽小枣四大主导产业。但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一家一户单独耕作的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已经成为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为此,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在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农民探索性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同时,县委、县政府连续几年出台1号文件,对规模以上的土地流转大户和乡镇给予政策性扶持。各乡镇结合实际,按照“ 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要求,积极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2010年全县流转土地8682亩,2011年达到13382亩,占全县土地承包面积的5.31%。从调查的情况分析,全县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把握政策,尊重民意,依法流转。各乡镇在土地流转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把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作为先决条件,切实保障农户承包期内土地长期不变的权益;按照“自愿、依法、规范、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下硬性指标,不搞强迫命令,不违背群众意愿,不强行推进,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严格遵循政策规定,充分保障流转双方的主体地位,规范土地流转申请、登记、备案、公证各项程序,依法合理有序进行土地流转。 2.设置机构,建章立制,服务流转。2011年,县上成立了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各乡镇以经管站为依托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村确定了土地流转信息员,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特别是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积极主动地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公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登记备案等服务工作,已成为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有序流转的有效载体。平川镇在土地流转工作中,率先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上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建立了土地流转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和收益增长机制,为全县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带动流转。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 的模式,借鉴公司先进的管理方法,把农户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种植和经营。如2011年平川镇三二村向临泽奥瑞金公司流转土地3800亩,发展规范化玉米制种,今年又带动芦湾村、三三村两个村土地整体流转,预计今年全镇流转土地可达1.1万亩,为全县农村土地有序大规模流转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二是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如平川镇三二村将1040亩土地以10年的期限流转给平川镇贾家墩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高标准温室和高原夏菜种植,亩均流转收入1000元左右。三是种植大户带动型。部分农户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转包、租赁给种植大户集中经营,由经营大户每年支付给农户一定数额的租金。如2011年鸭暖乡古寨村二社将850亩土地以每亩每年850元的租金流转给酒泉洋葱种植户刘万千搞洋葱种植,流转后经济收入有明显提高;今年古寨村农户愿意流转的土地达到3000亩。四是农户之间出租转包。这是当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最普遍的形式。有的农户为解决外出务工、家庭劳力不足或在外地长期务工经商不愿意经营承包土地等问题,将承包地交给亲友代耕,或转包给本村社其他农户耕种。五是农户之间互换流转。如倪家营乡汪家墩村党支部村委会,为解决社与社、户与户之间土地插花的问题,引导农户之间互换,使一家一户的土地连片集中,现已有4个合作社形成连片土地3076.4亩,为土地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目前正在与奥瑞金公司进行土地流转洽谈。 农村土地流转对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凡是成规模大面积流转的土地,都与精品玉米制种、加工番茄、高原夏菜种植、奶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符合全县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单靠一家一户的耕地增收空间有限,把土地流转出去,农民既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承包费,又可全身心的投入其他产业创业发展,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如平川镇三二村2011年实际发放土地流转金528万元,平均每亩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45元,比全镇高1063元;当年流转土地农户户均家庭收入4.6万元,比流转前增收1万元以上。三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土地流转后土地资源合理的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种植能人集中,解决了土地、劳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组合难的问题,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调查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后,单位面积净效益比原来一家一户经营提高20%以上。四是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催生了一批新的生产经营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调地难而阻碍现代农业规模连片发展的难题,同时也将加速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进程,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五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转出后,一些青壮年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一些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到受让土地的企业打工,获得土地流转金和劳务工资双份收入,实现“转出一户富两户”和“双增收、共盈利”的目标。如平川镇三二村土地整村流转后,现有劳动力中,自发输出到县外、省外务工的占40%,在家门口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林果业和商贸流通的占40%,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返聘务工的占20%,成为“农业工人”。六是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土地整体流转后,农户之间引发的土地、林木、灌溉等矛盾纠纷明显减少,大量劳动力外出,使邻里纠纷和家庭纠纷明显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土地现状条件制约,整体连片流转难度大。由于包产到户后再未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农户之间、村社之间土地互相穿插,地势高低不平,同一农户地块远近不一、地力条件存在差异,难以联片,在土地流转时,一个社或一个片区,只要出现个别农户不流转,整片土地流转就难以进行。同时,经济林木、日光温室等穿插在农田之中,不利于连片集约经营。因此,现状土地分散、个别农户不愿流转的问题是影响土地整村、整社流转的主要因素。(二)小农经济观念束缚,流转双方利益协调困难。随着农业税全面取消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加之近年来玉米制种亩效益不断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费有更高的期盼,出让方和受让方对土地收益按面积和按产量分配的分歧比较大。同时,一些农户投资兴业怕担风险,务工经商怕丢地权,满足于守土经营的现状;打算流转土地的农户,想把所承包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而企业只愿意流转适合连片耕作的熟成地、好地,荒地、边缘地带的土地不愿流转,造成了流转的障碍。 (三)参与土地流转的龙头企业少,带动连片流转能力不足。由于农业收益相对较低,农业生产又面临自然周期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高收益农业项目难以选择,业主对投资农业开发项目极为慎重。因此,土地能够有效流转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应主要还是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目前,我县除已经形成规模的玉米制种、番茄、奶肉牛产业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晚、规模小,真正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或业主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的比较少,没有形成带动土地流转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发展基地、带动土地流转方面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四)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相应的扶持政策措施少。一是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各乡镇虽已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或中心),但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形成,流转信息不畅,想流转的农户和受让主体信息不能及时对接,土地评价缺乏依据。乡(镇)村两级对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的引导、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也没有落实到位,农户之间互相流转的多,而通过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签订规范合同的少,容易引发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二是土地流转激励机制不健全。县上的优惠政策只奖励流转面积大的乡镇和受让企业,而缺乏对流转土地村社和农户的扶持政策。三是综合配套体系不健全。土地流转后,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平整、农田改造、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村社公益事业建设、新型产业培育、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五)部分乡(镇)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引导措施不够得力。部分乡镇和村社干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学习宣传不够深入,工作不到位, 缺乏创新精神,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一些村级组织在协调引导、矛盾处理、监督管理方面,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部分村社干部片面强调农户利益,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群众,缺乏对受让方的支持帮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一)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农民掌握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和政策,并通过典型示范,使广大农民和承包业主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效益,增强流转土地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性。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靠政府发动、市场牵动、典型带动、群众互动的联动模式,采取引导、教育、政策和激励等有效手段,切实将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二)创新服务机制,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一是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 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重点建好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监管机制,构建起全县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供求信息有效对接;规范流转手续,有效协调解决土地承包、流转中的矛盾纠纷,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努力提高土地流转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服务水平。依托县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培育发展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土地分等定级和价格评估工作,合理确定各类土地的质量、等级,客观、公正地评估其市场价格,为公平交易提供参考,为政府加强对农地市场的价格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经营者合理选择经营项目奠定基础。二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机制。积极借鉴学习外地经验,建立土地流转风险基金,制定土地流转市场准入制度。对较大规模的项目先论证评估再流转,采取由承租方向流转中心交纳风险抵押金的办法,引导企业承当社会责任,建立村企互利共赢、企兴民富、和谐发展的新机制,千方百计解除农户在土地流转后的后顾之忧,努力化解市场风险。三是稳步提高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特别要加快解决55岁以上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放心的流转土地。对于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民,要引导他们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投入个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三)壮大劳务产业,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使其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安居乐业,才能保持土地流转的稳定性。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开拓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和新型服务业,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引导城郊乡镇、中心集镇附近以及旅游景点沿线的农民率先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要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到土地流转企业和种养大户务工,在本县就近就地转移和就业;鼓励发展股份制土地合作社,使农民通过股权分红获得长期的土地收益。 (四)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一是按照县上确定的重点支柱产业和乡镇确定的特色产业,引导和推动支农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倾斜,集中打造优势产业,侧重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信贷部门要加强对发展现代农业主体的支持和服务,把参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纳入重点信贷支持的范围。二是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的土地流转项目,在资金、科技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财政以奖代补资金,优先重点支持流转土地的农田基本建设。要积极争取土地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从“方便生产、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同村同社农户以互换形式加快土地连片集中,改变目前土地布局过小、过散、过乱的问题,对拟流转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土地整体流转创造条件。三是对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村社给予适当奖励;对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益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充分调动土地流转各方的积极性。(五)严格执行政策,确保土地流转工作稳步推进。坚持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中央、省、市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农户自愿为前提,以双方协商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规范流转行为。要注重培育各类规模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流转,流转促进发展,发展增加收入” 的土地流转新机制,使土地流向有稳定产业、经济实力强、信誉度高的规模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经营大户带动土地流转,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稳步发展,以土地流转促进龙头企业规模发展,形成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12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作为第五批选派干部,被任命为XX区孙埠镇合义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为了掌握我村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建设、村民的收入状况和思想状况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日前,我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调研组,深入村民家中开展走访调研,以切实掌握全村基本情况,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基本情况合义村位于麻姑山南麓,孙埠镇东北部,东与洪林镇接壤,西与建国村毗邻,南与玉粒村、正兴村相连,北与麻姑山林场搭界,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0余亩,全村有30个自然村,40个村民组,1600多户,6300多人口,境内有佟公坝东干渠擦边而过,宣杭铁路、宣广高速、318国道横穿东西。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基本上第一季种小麦,第二季种水稻,每亩纯收入约为500-600元(如种植水稻品种为糯稻,则为1000元左右)。另外,我村近2年大力发展烟草种植,现共有烟草种植大户10户,种植面积共达1000余亩,每亩纯收入2000元左右。二、我村新农村建设情况1、村两委班子情况。村两委班子总人数为6人,35岁以上的4人,占委员总数的66.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委员总数的83.3%。两委班子成员均能严格要求自己,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积极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时按量的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并且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2、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党员220人;1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33个党小组;其中60岁以上的83名,占37.7%;高中及以上的42人,占19.1%;困难党员55人,占25%;致富带头人10人,占4.5%。3、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教育方面,我村目前有私人幼儿园1个,内有幼儿106人,小学2所,小学生157人。卫生方面,我村农村合作医疗缴费率达99%,基本达到全覆盖;建有一个卫生室,4名医生,一个医疗点,1个医生。社会保障方面,五保户38户,每季度每人补助350元;低保共有198户;截止2012年5月31日,我村养老保险应缴费人数为3224人,实际缴费439人,缴费率13.62%。交通方面,由于我村由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虽然村部到镇上的公路为标准化水泥路,但各个行政村之间的公路并未完全通畅,各个自然村之间的交通更是不便,有的相邻村之间甚至连公路都没有。三、我村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原因通过深入的走访了解,我认为,当前制约我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1、软件资料建设落后。由于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困难,办公设施陈旧落后,直到今年才配置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装备,村两委班子成员缺乏相应的办公设备及必要的培训,对现代办公设备操作不熟练,以至于在信息化普及的现在,仍然靠手写完成大部分数字统计及工作报告等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由于我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致使一些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造成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此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不参与村里事务,致使村里部分年轻党员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政治意识淡化。3、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我村党员出现“两级” 状态,年轻的党员大多外出务工,年龄大的党员行动不便,加之一些党员组织观念淡薄、集体意识不强,党组织活动难开展,甚至党员大会都难以进行。4、集体经济缺失。现我村集体没有集体企业和其他的集体生产资料,因此,村内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公共福利及村委会的各项开支无法通过集体资金解决,需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资金解决。5、农民增收不快。由于村里耕地使用方式仍然为传统的小麦和水稻种植,而且呈小、散状态,规模经营不显著,分散经营成不了气候,村民固定外出打工和就近临时打工较多,村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能力缺乏。6、社会事业相对落后。我村在2004年由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来,村户居住分散,加之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道路、医疗、卫生、用电、学校建设、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四、我村建设、发展的几点想法1、重点支持发展种植业。在目前状况下,利用烟草种植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烟草种植业,通过和皖南烟叶公司合作,集中土地形成规模优势,提高村民收入。村两委通过为村民烟草种植提供便利,鼓励现有的种植的大户向其他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村民的种植技术,让村民种植出好的烟草,以此带动全村经济发展。2、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目前,我村各个自然村之间的交通不便,有的村级生产道路一道雨天,泥泞难行,交通阻滞,特别是农忙季节更是影响农村作业。村民深受其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因此,改善村里的道路状况,不仅能方便交通,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作为民生工程,能极大的提高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搞好党员的管理和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培养出能帮村民脱贫致富的党员,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厘清思路,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有更高的要求。建议依托农家书屋、村委会宣传栏搞好文化建设,完善村文化书屋,并配套书院内书屋的各类书籍、定时更新宣传栏内容、购买相关健身器材,让大家在茶余饭后读读书、看看报、健健身、聊聊天。这样既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减少邻里间摩擦,净化社会风气,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可以增强大家的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致富谋发展。12今年第一季度,我市cpi累计上涨5.9%,高于全国的5.0%和全省的5.1%,在全省目前报送统计数据的14个市中,与合肥并列第一。具体来看,八大类商品“六涨一平一降”:食品类价格上涨12.5%,其中肉禽及制品涨幅达19.6%;居住类价格上涨7.2%;衣着类价格上涨5.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9%;烟酒类价格上涨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1%。食品类价格是推动我市cpi涨幅较大的主要因素,其对cpi上涨贡献率为12.5%。进入4月份以来,各地均出现了苞菜等部分蔬菜收购价暴跌、蔬菜种植户赔本卖菜的现象,但同时,城市居民“菜篮子”负担并未明显减轻,很多市民仍然认为菜价偏高。菜价就像跷跷板,一头连着菜农,一头连着消费者,如何在稳定“菜篮子”价格、支持“菜园子”建设上找到平衡点,有效遏制“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的现象?5月中旬,市物价局组织蔬菜价格专项调研组,从蔬菜的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逐一入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一、蔬菜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具体情况1、蔬菜生产环节。截至4月份,我市蔬菜在田面积25.9亩,当月上市量6.84万吨,同比增长14%。我市自产品种单一,主要以西红柿、黄瓜、白菜、芹菜、萝卜为主,且不能保证一年持续匀量的供应市场,容易出现本地蔬菜供应空档。其他品种如葱、姜、笋瓜、土豆、莲藕、辣椒等,需要从外地调运,主要地集中在山东XX县、沂南、苍山及河南、湖北等地。目前,自产蔬菜消费量约占我市居民蔬菜总消费量的30%左右。XX区钟楼村钟杰蔬菜合作社为例,共拥有60个大棚(1.8亩/棚),种植西红柿,平均产量为2.5万斤/棚,共销售150万斤,今年1—4月份上市均价为1.4—1.6元/斤。每个大棚投入成本为:大棚折旧3000元、人工费用6000元、薄膜2000元、化肥2000元、种子1000元、农药600元,土地流传费用2000元。合计16600元,今年收入40000元,每个大棚纯收益在23400元左右。去年同期上市均价为0.5-0.6元,每棚收入15000,今年每棚纯收入较去年增加8400元,行情明显好于去年。再以钟楼村王仁种植户为例,该种植户今年承包了2个大棚(1.6亩/棚)种植土豆,每个棚平均产量为6400斤/棚,批发价1.4-1.5元 /斤,收入8960元为。每个棚投入成本为:折旧1000元、种子600元、化肥400元、农药100元、土地流转费1000元、棚膜2400元,合计为5500元。该种植户销售方式为自产自销,即直接将土豆运到凤凰山批发市场进行批发,均价为1.4至1.5元/斤。去除成本,该种植户今年种植土豆每个大棚收益约为3500元,较去年少收入约3000元。同时,调查组对XX区油坊村等种植户也进行了走访调查,情况基本相同。2、蔬菜批发环节。目前,我市拥有中瑞、凤凰山两个大型批发市场。其中,中瑞批发市场主要面向XX县、百善及市区菜市场部分零售商,凤凰山批发市场主要面向市区农贸市场、市区北的部分乡镇。中瑞批发市场日交易量为800左右吨(包括本地蔬菜、外运蔬菜,但本地蔬菜根据季节不同,所占比例也不同),凤凰山批发市场日交易量为80吨(其中地产菜占30%-40%)。中瑞批发市场对外地菜收取进门费20元/吨,对本地菜收取卫生费1元/小车;凤凰山批发市场对外地菜收取进门费20元/吨,对本地菜免收各种费用。蔬菜批发商的纯利一般在0.05元/斤左右。以凤凰山批发市场何姓批发商为例,其在XX市(外地)收购圆茄价格为0.95元/斤,另付每斤0.01元袋子费、0.02元经纪人费、0.02元运输费等,工人装卸费用等去除0.05元,折合批发价格为1.2元/斤,纯利为0.15元/斤。中瑞批发市场张姓批发商,自己开车从河南开封收购大蒜,一次收购量约为7— 8吨,约1.5万斤,收购价1.4元/斤,另付每斤0.01元袋子费、0.02元经纪人费、0.012元小工费等其它费用,共需600元费用;加上空车过路费100元,油费800元,运到本地对外批发价格为1.55—1.6元/斤,纯利为0.2元/斤。3、蔬菜零售环节。蔬菜零售环节的特点是每日早晨到批发市场进货,当日基本上销售完,不存在积压,日销售量相对少,所以灵活性较强,容易随行就市,根本不存在亏损现象,风险几乎为零。但由于部分蔬菜损耗大的原因,所以每斤蔬菜的毛利至少保持在0.5元—1元/斤的,甚至更多。据惠黎集贸市场任姓零售摊贩介绍,夫妇两人租用了2.5个摊位,每月固定支出摊位租金700元、电费20元、垃圾处理费15元。该商贩经营黄瓜、番茄、辣椒等十余个品种,日销售量保守估计约为300—400斤。以月销售量最低10000斤计算,均利按0.5元/斤,每月可赚取5000元,去除各项开支,利润空间仍为4000多元。但据我们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零售户每日的销售量远远不止这些,好的情况下,销量能到达千斤,在加之部分蔬菜的利润空间成倍增加,零售商的利润空间非常可观。以我市种植的西红柿为例,从4月份以来,我市蔬菜价格开始走低,但西红柿零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均保持在2.5— 3元/斤,目前西红柿批发均价在1.3元/斤,市场零售价格2.5元/斤,市内部分菜市场零售价格甚至更高,一般西红柿损耗相对较小,由此可见,每斤利润至少在1.2元。对此,零售商贩认为,虽然批发价格看起来比较低,但是在从批发到零售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损耗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做法。以土豆为例,凤凰山批发市场价格为1.5元/斤,零售价格为2.5元/斤,以一箱40斤计算,去掉纸箱等,损耗10斤左右,损耗率为25%,毛利0.5元/斤,利润率25%。再如从山东寿光批发茄子,45斤/箱,但纸箱由于充填了水泥,重量达7斤,也就是说花了45斤茄子的钱,实际到手只有38斤,再去掉部分损耗,最后只有35斤左右。因此,实际成本要远远高于批发价。虽然有些外运蔬菜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但总体来看,零售把各种损耗都折合在成本里,根本不存在亏损,且每斤蔬菜的纯利润最低保持在0.5以上。二、总体分析从芹菜、黄瓜、西红柿等主要蔬菜价格来看,今年1—3月较去年同期上涨-10%,4月份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22%。据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部分蔬菜品种均价低于去年,3月价格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市青椒价格远远高于往年,直接拉动蔬菜的均价过高,青椒零售价最高达8元/斤,远远高于去年同期价格3元/斤,同比涨幅166%。进入4月份,零售价格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部分地产蔬菜同比下跌22%。4月份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一市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南北蔬菜出现“撞车”现象;二是由于去年蔬菜种植行情较好,大规模“跟风” 种植现象大量出现等现象。致使蔬菜价格走低,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在蔬菜生产、流通等各环节中,菜农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缺乏定价的话语权,同时在种植品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盲目跟风现象,如去年包菜收购价为0.8—0.9/斤,价格较高,不少菜农纷纷跟风种植,结果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菜农损失惨重。种植户普遍反映,今年种菜普遍存在亏损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对于下一步种什么品种或种不种蔬菜,很多种植户表示待观望市场行情后再做决定。从蔬菜流通环节来看,批发商、零售商“低买低卖”、“高买高卖”,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润,虽然赚的是辛苦钱,但收益较为稳定。在批发环节,由于蔬菜品种储藏时间受限,批发商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清空商品,批发商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微利走量。各批发商均表示,今年大部分蔬菜品种收购价、批发价均比去年低,但基本能够保证一定空间的批发利润。在零售环节,很多零售商认为,零售加价幅度虽然较大,但由于蔬菜在销售过程中损耗严重,在市区租房、小孩上学等各项生活费用也比较高,一年到头存不了多少钱,但比打工收入要高。三、几点建议从当前蔬菜市场来看,既存在着“菜贱伤农”的情况,同时又存在着“菜贵伤民”的现象。调研组认为,主要原因既有因为气候因素导致北方、南方蔬菜出现“碰车” 的因素,也有去年以来各地纷纷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导致蔬菜供大于求的因素,既有运输、包装、人工等费用上涨导致成本增加的因素,也有蔬菜零售网点体系不完善、零售方式较为单一,部分零售商利润率过高等导致零售价格偏高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户的“小生产”与现代经济的“大市场”之间缺少有效的产销对接。对此,特提出如下建议:1、正视蔬菜种植户的弱势地位,保证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蔬菜生产扶持力度,对一些基本的蔬菜品种给予专项生产性补贴,同时应积极探索对蔬菜市场价格提供综合保险,以确保蔬菜种植户的基本收益,确保蔬菜供应量的基本稳定,从而才能够促进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2、推动产销对接。市物价、商务、农委等部门要密切协作,积极促进农超对接,引导大型超市、院校等与生产基地实行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市区各农贸市场要提供至少10%的摊位,由蔬菜专业合作社或菜农销售自产蔬菜。同时,探索实施“社区蔬菜直供车” 模式,组织蔬菜直接运到居民社区定点定时销售。3、加强蔬菜供需信息发布工作。蔬菜生产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需信息不对称。只有传导正确的信息,才能有效缓解农民盲目种植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信息互享机制,建设高效灵敏的农产品产销信息搜集体系,定期发布完整、权威的产销信息,强化对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减少市场盲目性,避免蔬菜产销大起大落。同时,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信息公开工作,扩大蔬菜监测品种,及时公布各个网点的蔬菜批发、零售价格,帮助居民扩大选择范围,促进销售网点的公平竞争,引导经营者合理定价。4、提高应急储备能力。针对蔬菜不易收储的特点,扶持批发市场加大冷库等基础性保障设施建设,增加收储品种,扩大收储规模,提高蔬菜供应调节特别是应急供应能力。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