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

ID:26671106

大小:15.07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1-28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_第1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_第2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_第3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_第4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点解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编制简介及要点解读李克平2011年4月自我介绍1979~1987年,就读于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87~1989年,考入同济大学道交系,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交通研究所,担任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专业助教,同时攻读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信号控制和微观交通仿真技术1996年,以论文《考虑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交通行为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微观交通仿真研究》获得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自我介

2、绍1996~1997年,就职于德国BPV交通规划与交通咨询公司,任项目工程师1997~1998年,debis(DaimlerChryslerInterServicesAG)系统公司,任项目工程师1998~2003年2月,布莱纳限公司,任项目工程师,部门经理2003年3月起回同济大学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21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生9人,硕士生12人主要研究方向: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仿真。主要承担编制的规程及规范1.国家标准:城市交叉口规划规范,住建部,20102.浙江省

3、人行过街设施建设标准,浙江省,20083.浙江省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程,浙江省,2008。经鉴定,该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翻译出版《交通信号控制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翻译德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指南》,2009主要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复杂交通流交通控制设计、设备研制及工程示范建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2.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上海世博客流分析,2004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交叉口规划设计及功能评价技术,20

4、074.国家863项目:交叉口交通状态检测新技术,200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叉口行人过街心理及交通行为研究,2007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规则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研究,2008住建部公告任务来源根据建设部于2004年安排的城市建设方面新编和修编规范的计划、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委托同济大学为主编单位进行编制。编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积已经翻了一番。城市建设必然包含道路网和交叉口的建设。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关键点。而我国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本国家标准来指导交叉口的

5、规划工作,大量新开发区道路偏宽,导致土地使用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交叉口优化设计时,却往往因为交叉口用地的局促而无法实现优化设计方案。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沿用陈旧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低下,瓶颈效应突出。综上所述,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国家规范对全国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规划建设进行指导和约束。编制成员单位及负责人主编单位:同济大学主要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赵杰)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刘桂生)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王晓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林

6、群)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郑连勇)上海交巡警总队(滕生强)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周涛)郑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王巨涛)华中科技大学(李杰)前期参编: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姚琪)编制人员名单编制工作的总负责人:杨佩昆教授主要协助人员:李克平教授和赵杰所长顾问专家:全永燊、崔健球、朱兆芳、段里仁、陈洪仁、严宝杰、张均任、刘运通。主要参与《规范》编制工作的人员:杨佩昆、李克平、赵杰、陈小鸿、刘勇、朱兆芳、王晓华、郑连勇、林群、滕生强、周涛、王巨涛、李杰、杨晓光、林航飞、戴继锋、张慧敏、闫勃、全波、张

7、贻生、宋建平、钱红波、向旭东、傅彦、朱彬、白子建、谷李忠、庄斌、周佺、高霄、张国华、白玉、姚琪编制过程——成果概述规范名称为《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包括城市立交规划和平交规划两个部分,有关于行人与非机动车设施、公共交同设施、道路与铁道交叉、交叉口辅助设施等共9个章节、4个附录。规范编制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贯彻“以人为本”、“公交优先”、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各地的特殊情况以及一般性原则,在大量实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规范的工程规划原则和相关参数、指标,特别是交

8、叉口规划用地的控制,力争实现既保证必要用地,又不浪费土地的目标。编制过程——成果概述为了使规范具有扎实的基础,规范编写过程中在北京、上海、重庆等9个特大城市以及10个省城和其他16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组织了各地9个主要要参编单位,邀请了全永燊等9位行内权威的专家为学术顾问,先后举行了10次工作会议;在征询意见阶段,向顾问专家、各高校、规划设计单位印发了120多份征求意见初稿,共收到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