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

ID:43667788

大小:713.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_第1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_第2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_第3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_第4页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学习要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总结报告1.平面交叉口规划范围:各条道路的相交部分和进口道、出口道及其向外延伸10m-20m的路段所共同围成的空间。2.立体交叉规划范围:相交道路中线投影平面交点至相交道路各进出口变速车道渐变段及其向外延伸10m-20m的主线路段间所共同围成的空间。3.总体规划阶段,除支路外,进口道规划车道数应按上游路段规划车道数的2倍进行用地预留。4.分区规划阶段,出口道规划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路段进口道同时流入的最多进口车道数相匹配。5.平面交叉口转角部分红线应作切角处理,常规丁字、十字交叉口的红线切角长度宜按主、次干

2、路20-25m,支路15-20m的方案进行控制。6.7.8.9.交叉口行人过街设计步速应为1.0m/s。10.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交通工程规划阶段,平面交叉口规划机动车交通量应区分直行及左、右转交通量。11.干路上道路外侧规划用地建筑物出入口的进出交通组织应为右进右出。12.进口道规划设置公交港湾停靠站时,进口道规划红线展宽宽度应该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3m。13.进、出口道部位机动车道总宽度大于16m时,规划人行过街横道应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进口道规划红线展宽宽度必须在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2m。14.新建交叉口进口道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不小

3、于3.0米。改建与治理交叉口,当建设用地受限时,每条机动车进口车道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8米,公交及大型车辆进口道最小宽度不宜小于3.0米。交叉口范围内可不设路缘带。15.上游进口道规划设有右转专用车道时,应相应增加右转出口道宽度。16.新建道路交叉口每条出口车道宽度不应小于下游路段车道宽度,改建和治理交叉口每条出口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25m。17.出口道展宽段长度,主干路不应小于60米,次干道不小于45米,支路不小于30米,有公交港湾停靠站时,应增加设置停靠站所需的长度。展宽渐变段长度不应小于20米。18.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大

4、于或等于3%时,应设置信号控制,并应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信号控制。19.平面交叉口交通岛:(1)交叉口内各流向交通流行驶轨迹所需空间之外的面积,宜构筑标线交通岛或实体交通岛(2)实体交通岛面积不宜小于7.0平方米,面积窄小时,宜构筑标线交通岛(3)不宜设在竖曲线顶部。20.设右转专用车道而加设转角交通岛时,交角曲线半径应大于25米,且右转专用车道应设置信号控制;转角交通岛兼作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安全岛时,不包括岛端及尖角标线部分的岛面积应满足行人和非机动车待行的需求,并不应小于20平方米。信号控制交叉口21.信号控制交叉口一体化

5、规划内容:进出口道车道数、进出口道车道宽度、长度和车道功能划分、交通流导向交通岛等的交通渠化设计以及人行过街横道、过街安全岛、非机动车道与公交车停靠站设计等。22.信号控制交叉口进口道规划规定:(1)各车道宜根据高峰小时内高峰15min换算的小时交通量设置左转、直行和右转专用车道或直左、直右混行车道。新建交叉口规划宜利用部分中央分隔带增辟左转专用车道;改建及治理交叉口规划,宜高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交通量超过2辆时,宜设置左转专用车道。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到达量达10辆或需要左转专用车道长度达90m时,宜设置2条左转

6、专用车道。高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右转平均到达量达4辆或道路空间允许时,宜设置右转专用车道。改建及治理交叉口规划时,可通过增减进口道车道的宽度、减窄机非分隔带宽度或利用绿化带展宽成右转专用车道或直右混行车道。当设置2条右转专用车道时,宜对右转车流进行信号控制。(2)进口道规划展宽长度应由展宽渐变段长度Ld与展宽段长度Ls组成。展宽段长度=9*N,其中N为高峰15min内每一信号周期的左转或右转车的平均排队车辆数。需要在向右侧展宽的进口道上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利用展宽段的延伸段布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并应追加站台长度,渐变段长度应

7、按港湾式停靠站要求设置。需设两条转弯专用车道时,展宽段长度可取一条专用车道长度的0.6倍。进口道可不设路缘带。23.信号控制交叉口出口道规划规定:(1)出口道规划展宽长度应由出口道展宽渐变段长度与展宽段长度组成。当出口道展宽段内不设公交停靠站时,支路出口道展宽段长度不小于30米,次干路展宽段长度不小于45米,主干路不小于60米,展宽渐变段长度不小于20米;当设置公交停靠站时,还应在上述规定基础上增加公交停靠站所需的长度。出口道规划展宽长度还应满足安全视距三角限界的要求。(2)出口道规划可不设路缘带。24.(1)交叉口前后高架道路

8、、地下通道或立体交叉匝道出入口,应设在与主干路、次干路相交的交叉口的上游或下游,不宜设在与支路相交的交叉口上游或下游。出入口匝道接地点距交叉口的距离应满足车流交织长度的要求;(2)出口匝道的设置,规定:信号控制交叉口上游布置有出口匝道时,交叉口进口道的展宽符合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