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ID:26703502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8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_第1页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_第2页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_第3页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_第4页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邓小平阶级理论思想摘要: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世界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理顺了“文革”动乱造成的混乱的阶级关系,提出了将党的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并且具体分析我国各个阶级阶层的地位、作用及其矛盾的解决途径。以许多新的、符合实际的阶级阶层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关键词:邓小平;阶级观;经济建设    邓小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进展,结合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2、并对国内由于“文革”动乱造成的混乱的阶级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和科学总结,提出了许多新的、符合实际的阶级阶层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提出了党的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观点。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

3、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从理论上解决了1957年整风反右以后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个逻辑矛盾,即一方面认定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从而把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统一了起来。后来,邓小平在许多讲话中,对这个观点作了多方面发挥,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论断。  邓小平充分注意到了历史提供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他要求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

4、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2)具体分析我国转型时期各个阶级阶层的地位及其作用。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注重从经济利益角度来分析和观察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①创新了我国转型时期阶级阶层的划分和评价标准。邓小平立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注重于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促进阶级阶

5、层的合理分化来激发社会活力,提出了多元分层标准。  ②充分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作用。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知识分子“总的说来,他们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强调革命的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依靠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的差别并不是阶级的差别,就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即阶级性质来说,知识分子并不

6、是工人、农民以外的一个阶级。”纠正了以往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的种种错误。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重新确认知识分子是与工人、农民一样的依靠力量。  此外,邓小平还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知识分子的独特地位和作用。邓小平认为我们事业的关键在人才,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和使用数以亿计的人才。  ③分析了我国农民阶级的性质和地位,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靠农民阶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多次重申:“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由于邓小平对农村改革给予的有力支持,“包产到户”才

7、得以全面推广开来。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总的说来,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邓小平在农村改革激烈争论的关键时刻发表的谈话不仅对当时的农村改革是个很大的支持和鼓舞,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乃至全国阶级阶层的演变和分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由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由单一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包括工业的

8、发展,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形式向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农民队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人、专业户、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业主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出现了一支以农业科技人员、农村教师、医护工作者为主体的农村知识阶层和相当规模的富裕农民阶层。对于农村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和发展,邓小平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农村兴旺发达的标志,特别是农村中的个体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法律应当给以承认和保护;农村中个体经济因素的增长,并没有改变我国农村的基本阶级结构,集体农民仍然是我国农民的主体。明确工农联盟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