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ID:2673388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8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_第1页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_第2页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_第3页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_第4页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尚小鹏,刘海鹰,王坤,刘军,张中理,田鲁峰,李恩惠,王磊【摘要】〔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皮覆盖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减张切口内层用同种异体皮覆盖,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外层均用脱脂棉纱布覆盖,术后观察2组患者换药疼痛分值、换药次数、局部渗液量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换药次数及局部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其伤口愈合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

2、减张伤口使用同种异体皮覆盖,能够起到减轻痛苦、减少换药次数及局部渗液量的效果,避免了局部电解质及蛋白质丢失。【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异体皮;减张切口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therapeuticefficacyofloperaturedepositedallogenicskinforcuttingofthepartmentsyndrome.〔Method〕sixtyeightpatientssufferingfromthefractureoflimborelectricalinjuriesandplicatedpartmentsyndr

3、ome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Loperaturedepositedallogenicskinentalgroup.Petrolatumgauzees,localeffusionandeesandlocalexudationintheexperimentalgrouphadasignificantdecreasee.〔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theallogenicskinforthecuttingofthepartmentsyndromecanreducetheseverityofthepain,thedressingt

4、imes,localeffusionorlocalproteinloss.Keyentsyndrome;allogenicskin;depressioncut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四肢骨-骨膜室内组织内压增高、神经、肌肉组织严重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简称“OCS”〔1〕。经过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其室内压不下降或者持续增高的情况下,则应及时行手术切开减压。对手术后减压切口的处理,传统上多采用切口敞开,内敷医用凡士林纱布,外用无菌外敷料包裹的方法〔2〕,但此种方法处理后,由于切口渗液较多,外敷料较易渗透从而导致换药次数较多,换药次数较多自然增加了换药的痛苦。另外,大量

5、渗液也导致了电解质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因此,作者试图找到另外一种能够避免这些缺点的切口覆盖方式。本研究应用低温储存异体皮覆盖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后伤口的方法对此做了探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低温储存同种异体皮,医用凡士林油纱,医用脱脂棉纱布。1.2实验分组2005年7月~2007年7月住院的小腿患有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6岁,平均28岁。均为单纯挤压伤所致。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实行小腿切开减张手术,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及减张切口大小、深浅方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1.3方法切开减张手

6、术采用内外侧两个切口。外侧切口在腓骨干前方2cm处,长约15~20cm,可使胫前室、外侧室减压;内侧切口在小腿胫骨后缘的后方2cm处,长约15~18cm,可完成深后室、浅后室的减压。实验组切开减张后创面敷以低温储存异体皮、外层用16层无菌纱布覆盖并妥善固定,对照组内层用凡士林油纱、外层用16层无菌纱布覆盖并妥善固定,遗留创面根据小腿情况行延期缝合或择期植皮。1.4观察指标1.4.1疼痛分值疼痛分值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3〕,分别测试2组的患者在第1、2次换药去除敷料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准确记录。1.4.2换药次数以外层脱脂棉纱布被渗透为换药指标。1.4.3局部渗液量换药

7、前纱布重量计为A克,换药后计为B克,渗出量计为(B-A)克。1.4.4伤口愈合时间肉眼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伤口对合良好,无渗液、无红肿即说明创面愈合。1.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疼痛分值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第1、2次换药去除敷料时的疼痛分值比较,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去除敷料时的疼痛分值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2.2换药次数比较实验组患者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