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

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

ID:26740808

大小:31.5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9

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_第1页
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_第2页
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_第3页
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_第4页
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实习报告徐飞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年级土木三班学号1104010506姓名徐飞飞指导教师吕建红、陈舟二○一四年五月中国南京第1章前言1.1实习简介1.1.1湖山地区普地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路线1:棒锤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面主要观察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群下部地层、岩性等。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路线2:火石峰山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火石峰北坡废弃采石场主要观察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的岩性及古生物化石。观察孔山背斜在火石峰出露的特征。学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路线3:火石峰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中国水泥厂采石场主要观察石炭系下统的地层特征。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路线4:明文化村—阳山碑材公园 在明文化村古代

2、废弃的采石场,观察二叠系栖霞组地层中岩性、化石特征。考察大石碑断层,寻找该断层存在的证据,判断该断层的性质。1.1.2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观看介绍瓜埠山地质公园的电视纪录片(20min)。古火山口地貌的观察 主要观察古火山口的平顶山地貌,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古火山附件地区考察 主要观察认识火山岩的类型及其特征,火山岩类型有: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以及火山熔岩(玄武岩),了解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的原因。在火山口周边地区观察主要观察白垩系浦口组地层、第三系雨花台组地层特征。了解河流沉积物的组成与特征,寻找雨花石。考察第四系下蜀黄土的特征,观察下蜀黄土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

3、触关系。1.2实习要求1.观察沉积岩地区岩溶地质现象。1.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地层、岩性及古生物化石。2.观察地质构造现象,认识褶皱构造现象和断层构造。3.观察地下水现象。4.学会使用罗盘,包括:测量岩层的产状,并学会在地形图上定点。5.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区(主要为玄武岩)地貌现象。6.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层及岩性。7.观察认识下蜀黄土、浦口组、雨花台组地层沉积物特征。1.3实习目的1.时间与理论相结合普地实习是让我们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野外,使得我们对一些基本的地质现象获得些感性的认识,并巩固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理论知识。2.实际操作技术的学习老师向我们传授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它包括地质罗

4、盘的使用,产状的测量以及地质报告的编写。3.为从事有关地质的工作打基础普地实习能使我们较好的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建立起地质体的空间概念,并为今后从事地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测绘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培养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普地实习使得我们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所了解,开阔眼界,培养对地质学科的热爱,巩固专业思想。1.4实习过程概述5月24日,我们早上8点半集合出发,前往第一站,汤山镇湖山地区。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获得实习的大致路线及地区地质情况简介,便于我们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5月25号,我们随车前往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南京市地质博物馆进行实习。实习之前,预先分组,领取实习

5、用品,并且拿到了地质实习指导书,使得实习有序的进行着。5月24日上午前往汤山,观察并了解褶皱的基本形态之——背斜的同时了解不同岩石的性质,获知地质考察的必要的基本知识等;5月24日下午前往阳山碑材,观察并了解断层构造中的正断层之余参观游览天下第一碑的风景;5月25日上午前往南京六合地质公园,观察了解石柱林、雨花石等景观并了解其形成过程及原因;5月25日下午前往南京地质博物馆,在老馆中了解了我国地质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典型的岩石标本,在新馆中了解了恐龙时代,以及一些典型的地质现象,生命历程。第二章实习内容2.1湖山地区普地实习2.1.1汤山地区地形地貌简介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28km,

6、自南京有汽车直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方便。本区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NEE,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至169m,包括排山、棒锤山。谷地1:北侧湖山谷地是二叠系龙潭煤系地层,经过地表水侵蚀形成,该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第二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有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中列山山势较高,一般标高为160~250m,主要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高341.8m。谷底2:南侧谷地是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地层被剥蚀而成(老宁杭公路)。南

7、列山简称汤山,其主峰海拔292.3m.泉水:孔山北坡山脚下,有孔山寺泉;棒锤山泉,均为上升泉。2.1.2汤山地区地质实习内容路线:1:棒锤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面从下车的地方,沿着公路旁的幽幽小路进去,我们能看到防护墙那边的铁路,这座山脚棒槌山,当时为了修建铁路,形成了人工剖面。该坡面出露的岩石属于青龙群组,大致分三部分,上部: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有菊石、克氏蛤。中部: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楚,产有菊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