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

ID:26744026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_第1页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_第2页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_第3页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_第4页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与监管对策论文自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于1995年10月18日开业以来,国际金融界掀起了_股网络银行风潮。这一金融创新正在彻底改变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形态,银行由实体化向虚拟化发展,金融服务的时空界限不再明显。网络银行在拓宽银行范围、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以其特殊的经营形式及风险特征,对传统的银行业监管提出了挑战。﹁、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用最新科技成就,建立以最新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改造我国落后的银行作业方式.freele,Anywhere,Anyhow)服务。这样,电子商务既克服了传统银行的时空限制,又可以实现银行业务、

2、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的“交叉销售”。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银行业务的挑战,更是对现阶段分业管理模式的冲击。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面临冲击。网络银行既要面对传统银行业的各种风险,还要面对网络操作风险和网络软、硬件的技术风险,而且后者在短期内将成为网络银行的主要风险形式。就目前而言,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受到冲击,传统银行业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其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也是围绕这些风险而建立的,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并实施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也强调:“人民银行现有对传统银行业务的

3、风险监管要求对网上银行业务仍然适用”,但未能将操作风险纳人到风险评价体系中,以致于商业银行运用“比例管理”不能全面反映其风险状况。二是网络软、硬件技术风险。网络电子交易对网络软、硬件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软、硬件上的“各自为政”,这对于我国分支行制度下机构网点庞大的银行业来讲,一方面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因系统兼容性而产生交易性风险。三是对原有操作规程的冲击。原有操作规程主要是“面对面”的银行服务与业务审核体系,而网络银行提供的是“点对点”、“交互式”的远程服务系统,不仅操作规程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客户群超越了区

4、域乃至国界的限制。这种新的操作规程至少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操作技术性增强:潜在风险上升。另一方面客户的诚信度难以有效识别,也是导致操作风险上升的重要因素。3.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将面临冲击。传统交易方式中具有法律效用的原始合同、签名等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如何监管网络银行提供的虚拟金融服务,如何评价网络银行的服务质量,对利用网络银行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如何惩罚和制裁,纠纷出现后电子形态的证据如何被法庭所接受等是网络银行运行中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1996年6月14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29届年会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该项法案允许交易双方通过电子手段传递信息、

5、签订买卖合同以及进行货物所有权的转让,从而使以往不具法律效力的数据电文和书面文件一样得到法律的承认。美国政府2000年6月颁布《全球及全国商业电子签名法》,于同年10月生效的该法案为在线交易电子签名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1995年10月开始实施的新《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率内容的形式”。虽然新《合同法》承认了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却仍然没有解决网上银行需要解决的电子签名合法性问题,也未明确诸如由于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断点而产生纠纷的法律责任界定等问题。目前,我国网络银行采用

6、的规则多是协议方式,而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出现问题时多通过仲裁解决。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和客户网上交易的风险。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监管对策1.加大网络银行业务的监管力度。(1)人民银行应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网上银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可借此机会开发与商业银行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人民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有“重点”地监管,即对商业银行的网络批发业务予以跟踪监督,对于零售业务则注重其发展方向的变化。(2)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服务于全球的统一监管模式。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混业经营”是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

7、银行发展将大大加快我国“混业经营”的进程。网络银行货币流通形式是以电子货币为主,它替代了传统的现金和支票等支付工具,加快了银行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但金融风险也因电子货币流转环节的复杂性和交易对象广泛性等因素而上升,特别是交易对象的广泛性——以全球客户为服务对象,服务品种的多元化和同质性,使得监管当局面临着逃避管制的风险。(3)创新监管手段。传统的监管手段可能导致对网上银行业务无法实施高效。全面的监管,因此作为金融监管当局除了制定具有针对性管理办法外,还应加快自身电子化建设步伐,依托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