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ID:26744069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_第1页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_第2页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_第3页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_第4页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摘要]我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向市场释放了大量的公共服务购买需求。然而,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供给的特殊性。文章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探讨了当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缺陷,并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就如何解决供给困境、推进政府服务购买进行对策研究。中国2/vie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供给缺陷;供给侧改革  [DOI]10.13939/j.ki.zgsc.2017.09.1

2、61  1问题导论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当前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市场交易性行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同样遵循相关的经济学供求理论。在这一供求关系中,政府作为顾客存在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作为供给方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本文所指社会组织是指包括社会组织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在内的一切可以向政府提供服务的组织。其中社会组织又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其他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的有效供给才能得到有效满足。近年来,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加快建设和公共财政体系

3、的不断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各级各地区不断深入推进,各级各部门所需购买的公共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丰富、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实践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公共产品的特殊性等原因,社会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政府现有的需求,更谈不上创造新的政府购买需求。供给侧缺陷已俨然成为我国公共服务商品市场制约和限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一大现实困境。  因此,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仅要关注政府买什么、怎么买,如何去扩大政府购买规模的问题,还需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端,关注如何有效满足政府的购买需

4、求,如何挖掘和扩大其潜在购买需求,从而完善社会和市场对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才能在有效满足政府现有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激�l其潜在需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2供给侧角度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  随着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工作不断推进,其需求不断扩大,这就需要社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去满足政府的需求,提供政府所需的公共服务。而从当下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在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时却已存在不容忽视的供给缺陷,这些供给缺陷主要表现有供需错配、供给偏差、供给不均和供给竞争缺乏这四个方

5、面。  2.1特征因素――导致供需错配  供需错配指当前我国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有效满足政府和公众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为供给过剩和不足并存,某些领域公共服务社会供给过多,而某些领域又存在供给严重不足或零供给的状态。  如表1可见,在一般的八大类社会组织中,深圳市最多的社会组织是社会事业类(社会福利类),而其他类别的社会组织明显较少,有些甚至完全没有,诸如文娱体育类。造成此困境的原因包括:①公共产品特征:公共服务因其规模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征决定了真正具备资质和能力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在客观上

6、是有限的,加之很多领域的准入放开力度不够,很多组织无法进入相关领域。②社会组织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社会上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但由于我国绝大数社会组织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是较低级和普遍常规的,同质性也很高,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种类较为固定。因此一方面某一类公共服务供给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很多政府所需的较高层级的新型公共服务供给却不足,从而导致政府无法购买。③信息不畅通:同时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社会各界无法及时捕捉政府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信息,无法果断识别政府的政

7、策方针,因此不敢盲目生产新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也导致了零供给或生产制造滞后的现状,造成政府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2.2委托代理――导致供给偏差  随着政府将越来越多公共服务外包给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和有效解决公共问题和公共需求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多元化、个性化、细致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即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没有满足真正的需求目标,形式大于实质,绩效低下。  这种供给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框架下,行政机构不再直接生产公共服务,而是以公民的利益代言

8、人和服务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向服务市场提出购买需求,并借助服务合同方式向服务承包商购买服务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詹国彬,2013)。在这种框架下,政府是和服务承包商而不是服务的直接受益者构成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是委托人,服务承包商是代理者,两者之间一旦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就很难避免逆向选择和规避道德风险问题。在多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再加上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管制度不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