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

ID:26744240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第1页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第2页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第3页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第4页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文教学我教《榆钱饭》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话,散文教学更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应该更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尤其是自读课的散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只要教师心中紧系一根线,就可以尽量让学生学得自由洒脱,使课堂自始至终充满暖色调,最后给学生一个完整明晰的印象。笔者就教自读文《榆钱饭》一课,谈一点肤浅的体会。先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自己写的文章能不能现在就可以编入自己读的语文课本中?“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的。”学生几乎同声回答。我顿了一下说:“确有其事。在五十年代,我国有位‘神童’在16岁时,他的一

2、篇题为《青枝绿叶》的小说,就编进了高二的语文课本中,这时他是正在读高中的学生。他,就是当代赫赫有名的作家刘绍棠。他的成名与成长同共和国共患难……为了歌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借自己在农村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饱蘸了笔墨写下了一篇散文《榆钱饭》。(‘榆钱饭’三个字竖写在黑板中间)请大家品尝他的泥土气息。”这样,一下缩短了作者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第二个环节质疑。经过预习,同学们提出了近二十个疑难点。我把这些问题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一般性简单明了的问题,如:“什么叫‘青黄

3、不接’”、“鱼生火,肉生痰”“亮囤底”等,由同学自己解答。第二类,较深的,如:“丫姑在树上把榆钱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丫姑野性”,“用榆钱哄饱肚皮”、“杀风景”……这些可供创造的词句,必须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展开争论,从而把问题由表层引入纵深。如:只一个“揉”字,就把旧社会穷人的孩子饥饿难忍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一个“哄”字突出了农民用榆钱儿度过饥荒的痛苦无奈的情况里……这些不仅是难点、也是能够突出中心的点睛之笔,因此绝不能让它们轻意滑过去,教师必须借学生质疑之机深化、强化,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第

4、三类,时代背景中的术语、方言、个别有关文学知识的问题等,搞不通就容易造成误解,但放手让学生讨论既费时间,又没这个必要,教师只做简单的点示就可以了。如:“为什么‘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大队干部为什么被社员逼得‘钻烟囱’”?针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提出的有关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社会问题必须解释清楚,才能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混个树饱”是方言,即“用树混饱”。“农民富了以后,二妹子不愿意给作者吃榆钱饭,刘绍棠为什么不请别的乡亲给他做着吃呢?”因为这并非纪实散文,而是带有文学性的抒情散文,

5、作者把自己亲历了四十年的事浓缩在二妹子一家三代人的身上,其目的是通过对比来歌颂党的改革开放的新政策。质疑,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看起来很“乱”,占时间又最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散无边际,包括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学知识、政治背景等,从形式到内容,无所不有;但在我心中始终有谱,没有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由散到聚。30分钟过去了,我利用学生“吐的丝”,逐步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经纬网”(板书)┌────┐〈以小〉│线索│〈见大〉└────┘救命粮控诉┌─小

6、时候吃榆哄饱肚皮││常││又来救命吃│钱混个树饱批判││└─十年动乱│饭赞扬难打油腻79—82年吃极其难得得〈借事〉〈寓理〉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自读课的特色,又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第三,小结。我结合板书,明确了本文教学目的:[1]作者从幼年一直写到壮年,涉及了三个历史时期,用“吃榆钱饭”贯穿始终,把看似“散”的内容“聚”在一起,这就叫线索。[2]作者用吃榆钱饭的小事来反映大的社会主题,这是本文的又一特点:以小见大,借事寓理。[3]作者控诉了旧中国

7、人民的苦难,批判了“左”倾路线的恶果,通过对比,赞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这是全文的中心。三分钟的总结,既明确了教学目的,又把握了文章中心,也深化了教学重点。第四,训练、延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提高能力,我设计了两个练习:[1]给本文换个题目(略去)。[2]结合对联给学生添加兴奋剂:“记得在作者发表本文的同时,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两幅对联:春节家有二升米,压岁身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春节有米十余担,银行存款几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它和本文一样,都是农民生活变化的写照,语言通俗,

8、含义无穷。现在刘绍棠请大家也给他“吃榆钱饭”生活的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撰写三幅对联。”对联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对初一学生是很新鲜的,且上面所引对联又紧扣本课的中心,“一石激起千重浪”,这具有凝聚力的启发,一下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个个跃跃欲试,但又不着边际。于是我又因势利导:[1]对联中心必须紧扣“榆钱饭”这一线索。[2]材料全部选用课文原句。我先出示第一个历史时期的上联:“小时候,春三月,青黄不接”请同学在课本的111页中组织出下联。因为学生一时还不掌握对字的要领,所以开始两个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