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

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

ID:2674872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_第1页
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_第2页
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_第3页
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浅析后电视语境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 .L.后电视语境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电视而言的,基于现代智能电视技术日益突飞猛进,这要求未来电视媒体不仅仅是在制作方式上,还是在传播渠道上以及播出平台上都要有别于传统电视。搭着技术的强劲东风,电视也在发展的航道上破浪急行,似有摧枯拉朽之势。谷歌的网路电视的序幕才刚刚拉起,智能电视就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台,让近几年的电视行业一直处在极具变革的状态中。新的技术催生新的媒介环境和文化,几年前大家还对云计算知之甚少,而近期江苏在全

2、国率先实现三网融合云媒体电视,随着三星等智能电视的出现,安卓系统也不再是专属于手机媒体了,电视正在一个有别现代电视媒体的科技、文化、经济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转型,大视频时代的到来,Tveverwhere,精准营销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用户体验的强化都在迫使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策略发生转变。  一、大小视频时代下的双屏策略  从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中静静摆放着的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机起,电视从最初的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将电视的屏幕变大,更将电视和电影的距离缩短了。后电视

3、时代的大视频并非指代电视机的物理尺度,而是针对电视内容的极大丰富提出的。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庞大躯壳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有谁会想到几十年后它会变得手掌那么大小,又有谁会想想到它将人们带入了电子时代,引领并革命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地球村不再是一种理想,网络将人们拉近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  消息交流是通过宽带的方式进行传播,当韩国正在为千兆入户的时候,美国已经在进行万兆入户的奥巴马计划了,科技和政策的支持让信息传播更加的畅通无阻,这也为像视频这样耗流量的资源迅

4、猛涌进网络提供必要的支持。智能电视就像是为网路和观众之间又搭建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电视上网也不再是痴人说梦的空谈,电视中安装了系统操作系统,几乎所有的电脑操作都可以在智能电视上寻到与之相对的应用,难怪有人将电视比作外观加强版的电脑。不可否认将电脑上的操作移植让电视和电脑变得难以区分,但是仔细深入研究你会发现,电视有其完全不同电脑的特点,超强的视听冲击力为人们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家庭影院,电视以其显著的大屏优势,带给用户震撼力、感染力和沉浸感,使得虚拟体验变为真实。而与此同时,电脑、Xpad、智能手

5、机等都将视频的接收端丰富,并使得用户使用的移动性、私密性更加人性化,基于这些新兴接收端的发展、完善让未来的视频时代也成为了小屏时代。  基于后电视时代的大小视频的媒介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将节目分类制作和内容精品化是一条不可回避的明智选择。或许我们还没有忘记卡梅隆和他的《阿凡达》带给我们的超强的视听3D享受,就是这样一个用3D营造的潘多拉世界不仅仅让观众走入了3D电影时代,更是让电影的美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正在变得不合时宜,一场基于3D数字技术的美学革命正在嬗变。  传统电

6、视媒体应该采取双屏策划,有针对性的分类制作节目,分别适应大小视频的媒体环境,针对大视频,传统电视可以进行节目精品化制作,在舞台、化妆、灯光、音效等视听上做精、做细,让电视的视听魅力发挥到极致,让观众在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中深深地被电视创造的视觉奇观所吸引。而在具体节目上设定上,也将视觉奇观等3D影视的思路融合到节目环节中,让电视的互动性在视频效果的作用可以跨越屏幕的限制。而相对小视频而言,其接受端的媒介环境对节目制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小视屏的移动性、收看环境和时间的不固定性,电视节目更趋向于

7、短视频的制作,节目形态和内容更趋向片段式。双屏策略不仅是改变了传统电视的节目形态和内容,更主要的是革新了传统的影视美学观念,以适应不断发展媒介环境。  二、价值重构下的引领主流价值策略  上海视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世彤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未来的电视是社交电视,而社交电视是一种革命,它将节目生产和播出的供应链打碎和重构[1]。业界有一句叫做电视的未来是令人悲伤的,但讨论未来的电视却是令人兴奋的。有人认为未来的智能电视是电脑和电视的结合体,这种说法其实仅仅是用目前的技术和眼光去审视智能电视的发

8、展,乔布斯的魅力所在之处就是他那种高瞻远瞩的思考高度,正是因为有了.L].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12页.  [2]喻国明.《囧时代:传媒业的角色与使命》[J].《青年记者》,2009年,第5期  [3]方世彤.《社交电视时代的新闻》[J].《中国广播影视》,2011年,四月上半月  [4]宋文娟.《传播嬗变-本刊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J].《青年记者》,2011年,五月下半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