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

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

ID:2674875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_第1页
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_第2页
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_第3页
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_第4页
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古诗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陈述与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的要求,亦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值得重视的事,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是我们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德育”的体现形式,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陈述和落实,应该摆在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案头。古诗文是我们实施这一教学目标的很好载体,现在结合古诗文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古诗文教学设计中陈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要对在我们设计教学目标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陈述是一个难点,但它尤为重要,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的一个“靶子”。这个“靶子”不宜树得过多,教学中目标太多就是没有目标。树立“靶子”的行为就是教学设计时的教学目标的陈述行为。“靶子”树立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基本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另一类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适宜采用以下两种方法陈述:(一)表现性目标陈述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长期熏陶感染形成的具有稳定性

3、的内在心理素质,因此,一堂课或一段课文的教学很难使学生立即形成某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迂回曲折的过程,它要求语文教师不断设计一些正面情境去反复熏陶、感染学生,从而逐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小石潭记》《石壕吏》《送东阳马生序》情感目标可分别设计为:“搜集一篇有关家乡风景的文言文并介绍给其他同学”,“参加小组或班级围绕课文展开的如何处理好爱国与爱家矛盾的大讨论”,“宋濂勤奋好学、尊师重道的精神现在还有必要推广吗?”。认知与行为结合的陈述方法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在操作层面上不易观察和评价的问题,使之显性化,而表现性陈述方法则解决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周期上较长的问题,使之实效化。(二)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格伦兰德(N.E.Gronland)提出可以先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表述基本的教学目标,然后用一些可观察的样例行为来使这一目标进一步明确和具体。这样的样例行为,可用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依据。比如郦道元《三峡》一文的情感目标可设计为:感受三峡四时的景色,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二、古诗文教学授课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落实要到位在课堂教学中,“情感

5、、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应结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其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正好体现出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的“过程与方法”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加强朗读教学。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美,感受古代诗文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感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这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论语十则》就不失为这样一个很好的教学典例,朗读文章既可以感受祖国语言的精炼,又可学到很多的做人的道理和学习方法及态度。朗读正好能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正所谓

6、“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二)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相同,阅读同一文本就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情感反应。因此,我们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感情,并说出、写出读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因素的熏陶、感染,而不应以对文本繁琐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丰富的阅读实践。在古诗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感受体验文本蕴含的感情,逐步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主要有以下几种

7、方法:1、互动中体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文本情感、价值因素。如学习了《陈涉世家》后组织学生就陈胜、吴广秦末农民起义的意义展开讨论。2、情景中体验:在古诗文教学中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做出态度、价值选择。如学习《核舟记》时,可让学生五人分别扮演苏轼、黄庭坚、佛印及舟子二人,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苏泛赤壁”,体验这三个历史人物对人生态度和价值。3、想象中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如安排学生阅读《观沧海》、《梦游天姥吟留别》、《使至塞上》《破阵子·为

8、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想象夸张浪漫主义作品。4、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如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风景游记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