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

ID:26749321

大小:59.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_第1页
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_第2页
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_第3页
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常态下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考作者: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楼文龙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加快,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下滑,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如何在新常态下防范和化解好信用风险,是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考验。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银行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严实结合,既要从源头上防控好风险,又要化解好存量风险,还要处理好商业化运作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才能在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坚持治本要实,强化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回归本源,在做实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上下足工夫。  做实

2、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三查”不实,风险管理也无从谈起。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贷时审查做得比较规范和扎实,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做实贷前和贷后两个环节,提高有效性。  贷前调查是把好客户准入关的核心,决定了能否从源头上控制住风险。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克服“重形式合规、轻实质风险”倾向,在承贷主体、资金用途、抵押担保上做到真实可信。切实摸清企业经营、投融资、关联担保的实情和全貌,严防通过虚假交易、虚假用途、虚假报表、虚假贸易背景等套取信贷资金。  经济下行周期,客户经营状况、资金状况随时可能发生突变,加强客户风险动

3、态监测和贷后管理尤为重要。日常贷后管理不扎实的银行往往面对风险猝不及防,甚至发生“倒前接盘”现象,丧失化解风险、减少损失的良机。当前,要特别关注贷款用途、资金流向、押品有效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贷款挪用、违规套现、押品贬损等情况。特别关注隐蔽性逃废债企业,高度警惕转移资产、刻意脱保、假破产等隐蔽逃废债行为。  做实风险早期干预。只有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银行才能在面对风险时占据先机、掌握主动,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笔者认为,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大方向既定的情况下,关键是要做好两个研判:  要做好产(行)业发展形势研判。做深产(行)业系统性研究,对技术突破轨迹、行业发展趋势

4、、产能过剩周期和市场结构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动态把握介入和退出某个行业或企业的时机。要顺应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加强对“夕阳”产业和潜在风险客户群的跟踪研究,提前做好信贷应对预案。  要做好客户情况的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朝阳”行业也有资质差的客户,“夕阳”行业也有好客户,不能单凭行业走势对客户一概而论。要密切监测客户风险分类、资金流向、经营状况、关键财务数据等指标,准确识别、评估风险,及时揭示苗头性风险,提前制定风险应对预案,对“亚健康”客户要及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  做实重点领域风险治理。对风险高发的重点区域、企业,商业银行应采取针对性的专项整治行动,力争把风险

5、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比如,对担保圈(链),要厘清企业担保关系图谱,运用科学方法拆圈解链,隔离风险传染源。对隐性集团客户,要积极查找企业间隐蔽性关联关系,摸清集团客户风险全貌,加强分支机构之间和同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对多头融资、过度授信客户,要及时压缩授信额度,严控盲目“垒大户”。近年来,农业银行持续开展了多轮重点领域信用风险专项治理,效果明显。  坚持治标要严,妥善处置不良资产  面对不良资产持续反弹的压力,各家银行都加快了存量不良资产处置步伐,这虽然是治标之举,但对于化解存量风险、净化资产负债表有积极意义。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感到,不良资产处置必须严字当头,多策并举,努力提高

6、处置效率和效益,切实维护好银行债权。  严防道德风险。各家银行都集中处置不良资产,容易诱发劣质客户的逃废债冲动。银行自身也不排除出现管理松懈。因此,对处置不良资产的重点环节,必须从严要求。一是严格程序标准。在处置预案制定、资产定价、审查审批、后评价等关键环节上,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标准,强化权限约束、程序约束和岗位制约,切实规范操作行为。二是严格责任追究。责任不能随着不良资产的处置而“一风吹”。笔者认为,在“账销、案存、权在”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对外严格保密和对内严肃追责这两条。对责任人的处理要依法合规,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体现强化管理责任的导向。三是严格财务约束。要围绕提升不

7、良资产回收价值,选择合理的处置方式、时机,并根据财务承受能力安排合理的处置节奏。  近年来,农业银行在探索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提出了以下三点要求:即当年发生不良不能当年打包处理;先处理责任人再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要与当年业务经营和利润计划完成情况挂钩,完不成利润计划的要从严控制不良贷款转让和贷款核销数量。从实践来看,这些要求对于防范内外部道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灵活确定策略。不良清收处置不能简单地抽贷压贷,要视客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经营前景而采取灵活的处置策略。有的客户只是“皮外伤”,经营暂时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