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ID:26749522

大小:1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1页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2页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3页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慈溪阳光实验学校徐良明科学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科学教师都关心的课题。在“百度”上我们能检索到有关“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文章相当多,但在这些资料中,绝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实验的改进方面来开展的,比如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清晰呈现与有效观察、实验变量的控制、器材及方法的改进等内容。抛开以上实验本身的相关问题,还有哪些因素有可能影响到科学实验的有效教学呢?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试着从新的视角来探讨和分析科学实验的有效教学,期望能对当下实验教学带来一些思考和影响。一、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学生心理,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参与科学实验

2、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而主动参与,但也因安全、严密的分析和推理让学生产生恐惧、畏惧心理,从而阻碍学生参与,实验的参与率与参与度都大打折扣,这些影响到都对实验教学效果带来影响。【案例一】华师版八上《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镁铜金属活动性”比较教学中,笔者设置了镁铜化学性活动比较的一个实验。在进行镁铜燃烧实验时,我先点燃镁条,奇特的现象让学生一片惊呼,可在加热铜的实验中,由于铜的氧化几乎没有现象,学生左看看右看看,实验就在学生的期待中结束了,学生的课堂情绪明显下降。当我再抛出“谁强谁弱,判断依据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情绪了了呼应者不多。在另

3、一班级上课时,我将这两个小实验的顺序对调了一下,开始时学生左看右看,没有看见有什么明显的现象,可当我把镁条一点燃,学生的惊呼声响起一片,趁着学生情绪高涨,我抛出同样的问题,学生踊跃参与,几乎是喊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效果特别好。将实验的次序简单地交换一下,产生的教学效果竟截然不同,究其原因却很简单,就是迎合了学生的期望心理,营造了一个可以“爆发”的氛围,这足以说明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实验教学效果是有影响的,这也告诉我们实验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感受与认知的心理规律。也正是这次实验教学让我去探寻和关注究竟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上图是实验过程中心理因素和思维活动的流程。在流

4、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教师的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而这些心理活动又会对实验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给出的实验资料要有条理性,操作步骤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用流程图,这都会给学生一个“易学”的心理暗示;实验设计不要因追求“严密”而设计得过于繁杂而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实验器材的选用应尽可能做到简洁明了,不要刻意追求无谓的“完善”而组合不恰当的一大堆器材,这反会弄得学生不明白要研究什么而盲无头绪;教师更是要用行动和语言及耐心来缓解学生的不安全心理、焦虑及畏惧心理;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疲劳,教师可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干扰和调节,让学生维持长久的兴奋。二、关注教材编写意

5、图,找准实验教学的有效点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设置都有一定的意图,教材的编写者希望该实验的出现能解决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比如课题的引入、证据的获得、规律及结论的得出,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领会编写者的意图,找准实验教学的“有效点”。【案例二】华师教材九下《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中“酸雨形成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的设计过程如下: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粉,加热,直到燃烧,把燃着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后,小心闻一下气味,然后立即向瓶内倒入少量水,振荡,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测试溶液的酸碱性。笔者按步骤完成实验教学后,有学生提出两点置疑,一是实验操作顺序,他认为,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实验

6、前应该先在瓶底放入少量水。二是本实验中用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不合理,应该用效果更好的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其实,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同样是没有找准实验的有效点。本实验的有效点应是模拟酸雨形成的过程,并在过程中感受“S--S02--H2SO3”的转化,当然是先产生二氧化硫,再加入水来模拟雨水的形成,再滴加石蕊来检测。若是将实验的有效点定在如何防止二氧化硫污染大气这一层面,那最好的方法就是预先在瓶中放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作吸收剂。正是实验有效点的错位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只有领会了实验意图,找准了实验的有效点,实验教学才会发挥它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之前不仅

7、要研究实验本身,更应该好好地研究本节课中该实验所要起到的作用。三、拓展实验内容丰富表象,做好实验教学的有效辐射科学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立体的,但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实验却往往着眼于单层次的,单侧面的实验内容,存在着局限性,有些实验甚至还会将学生带入思维误区。【案例三】“镁带燃烧”实验“镁带燃烧”实验学生很熟悉,“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物质生成”的实验现象也烂熟于心。在复习这一实验时,笔者让学生观察这样一组比较实验,让同学将镁带分别放在“氧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