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

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

ID:26762402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9

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_第1页
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_第2页
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_第3页
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_第4页
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艺术职业院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初探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本文旨在对民族音乐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以艺术职业院校为依托,探索以实践性培养模式大规模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理论构想,试图为我国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一我国民族音乐的生存危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包括民族音乐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在发展上越来越不受关注,而且从业

2、人员较少、人员民族音乐素养偏低、艺术氛围萧条,形势颇为严峻。  1.民族音乐在大众中的欣赏和接受程度比较低  根据一份对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系音乐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喜好性上,喜欢流行音乐的占62%,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占26%,而喜欢民族音乐的只占到12%,民族音乐是三类主要音乐类型中所占比率最低的。接受问卷调查的都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民族音乐在音乐学生中的欢迎程度如此之低,普通大众就更不用说了。  2.民族音乐在现代传媒的夹缝中生存  根据一份对武汉音乐台、

3、湖北人民广播文艺频道、湖北交通广播音乐电台的调查显示,流行音乐占各电台播送时间的57.7%,而民族音乐只占到11.3%。音乐电台是以音乐为主的传媒平台,在此平台上的民族音乐处境都是如此,在其他传媒平台的表现自然更不容乐观。传媒是群众文化趋势的引导和反映者,由此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在大众文化中,民族音乐面临着怎样艰难的状况。  3.民族音乐传统曲目资源的匮乏本文由.L.收集整理,不能推陈出新  目前拥有的民族音乐多是传承下来的作品,最新创作的优秀曲目少之又少。这也反映出民族音乐在研究和创作上的衰落。音乐艺术是一种

4、动态的艺术,没有创作就没有活力和发展,没有发展和活力的事物,最终必将走向消亡。  民族音乐的冷遇除了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之外,还因为当今时代过于功利和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欣赏,潜下心来挖掘、传承极具内涵与美感的民族音乐。而作为培养专业民族音乐人才主力军的艺术院校的民族音乐氛围也不断弱化,对民族音乐研究、创作和传承的不认真、不重视也是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民族音乐人才数量急剧减少以至后继无人的危机已经十分严峻。  要有效地应对民族音乐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

5、学界、教育界和民众通力合作,采取全面系统的措施,经过长期努力方可见效。人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解决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同样需要从人才着手。艺术职业院校在培养民族音乐人才方面应该也可以大有作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民族音乐人才、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也有利于艺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推动错位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性教学在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有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文化人才为基础  包括民族音乐人才在内的民族文化人才培养

6、是关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面对近年来民族音乐人才的相继老去和流失、学习民族音乐的年轻人急剧减少、整个民族音乐人才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加速大规模培养民族音乐人才已成当务之急。艺术职业院校在培养民族音乐人才方面具有强大的师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优势,理应成为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2.民族音乐的传承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过程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民族音乐形象和意境产生的过程其实就是民族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再创造的一个过程。这就是说,

7、没有了对音乐艺术的实践,也就没有了音乐意象的再现,学生对民族音乐之美的感知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其学习的效果和掌握的程度就打了折扣,就难以成长为真正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不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甚至出现了既不能就业,也无法深造,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作为职业院校,民族音乐职业教育应准确定位,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突出实践特色和能力培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职

8、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民族音乐人才。  3.民族音乐感情与民族文化修养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民族音乐实践  音乐活动是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会唱几首民歌、会弹几首民族乐曲,最终的目的是要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这仅仅靠课堂内为数不多的音乐教学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发更多更丰富的课堂外音乐实践,让学生们全方位、多角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