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ID:26763893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贸易额与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超过了战前,而且增长速度还快于工业生产的增长,本文试图在宏观角度,多方面分析战后贸易发展的历程,其中主要以跨国公司为例运用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研究,其次结合金融法、国际结算相关知识分析当前的战后国家贸易发展模式,这对我们掌握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制定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目前国际贸易的流向是

2、:劳动力众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应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西欧、北美等)地广人稀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阿根廷等)则应集中生产谷物、牛羊累畜产品等徒弟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去。资本相对丰富、技术相对领先的国家(如日本、美国)则应集中生产像机器设备、钢铁、汽车、计算机等需要大量资本及先进技术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如发展中国家)去。然而,国际贸易地位争前后经历了一系列变化,那么变化是怎么样的呢?  在战前,国际贸易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一

3、般是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如1913-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2.2%,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量只有0.7%,而在战后1948-1976年,世界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6.6%,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量却增长为7.7%,之后更是一直超越工业生产增长额,参考张锡嘏《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当前的变化》一文,总结原因可从如下五点展开: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生产决定流通,国际贸易的规模取决于生产发展的规模,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大都经历了恢复、调整时期。战后初期,许多国家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原料

4、和燃料以适应工业发展的要求,从而带动了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进出口的大量增长,如在矿物燃料的出口中石油的出口从1950年的1.31亿吨增至1979年的15.5亿吨,但随着战后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过程中,加上交通运输业、工业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进出口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此时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和出口,从而扩大了世界商品市场的容量。  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  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为垄断资本所利用,使世界内的专业化协作、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三、跨国公司的崛起加快了国际贸易发展的进程  跨国

5、公司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或附属机构以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的现代企业组织,它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战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经过恢复都已相继进入了告诉发展时期,以美欧为主体的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迅猛发展起来。它们在经营规模、组织体系、经营方式等方面,都显示出与过去跨国企业不同的特点,成为世界经济中一股强大的势力。战后跨国公司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由地区经营战略过渡到全球经营战略。第二,所有权形式趋向多样化,非股权为参与越来越多的跨

6、国公司所采用。第三,由单一经营结构向混合多种经营结构方向发展。第四,在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与分权经营相结合的体制。  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投资的载体是跨国公司,因而许多有关跨国公司的理论就是直接投资的理论。跨国公司在当今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点:它们都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它们是国际化的垄断实体。它们是全球垄断企业,其目标是垄断世界。它们实行全球战略,有全球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跨国经营的主要内容是商品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为实现最大限度利润,要求公司把商品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三

7、者结合起来,相互利用,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以及未来发展着眼,进行全面安排。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配合协作,从而形成整体。接下来,运用S.收集整理为了以低廉的价格来获得生产中的要素投入。市场。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也就往往是到销售国(即市场附近的区域)生产制造产品,这在经营上自然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它可以更及时地掌握需求的变化,灵活地调整生产。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运输成本,稳定和扩大对市场的占有率。避开贸易壁垒。东道主的贸易政策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额等)往往对跨国公司的出口限制很强,但这些贸易政策对直接投资不起太大作用。经营的

8、社会环境。有些国家社会安定,政府的税率较低,甚至为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