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

ID:26767305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_第1页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_第2页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_第3页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_第4页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新动向王春兰  隐身技术的出现促使战场军事装备向隐身化方向发展。由于各种新型探测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隐身兵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以美国为首的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究隐身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继研制出隐身轰炸机、隐身战斗机、隐身巡航导弹、隐身舰船和隐身装甲车等,有的已投入战场使用,在战争中显示出巨大威力。同时,反隐身技术也在深入发展,并不断取得新成就。当前,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新动向。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竞相发展隐身兵器美国的隐身兵器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的隐身

2、兵器发展较快,目前居世界领先地位。它的F-117A、B-2、F-22等隐身飞机代表当今世界隐身兵器的先进水平。F-117A隐身攻击机已投入实战,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架B-?隐身轰炸机已于1993年12月开始服役,空军轰炸机联队装备的B-2隐身轰炸机有6架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第一架F-22已于1997年9月7日首次试飞成功,其设计兼顾了超声速机动和隐身特性。F/A-18E/F飞机上采用了具有抗蚀性的吸波材料,这是隐身领域的一个突破。  在现有隐身飞机的基础上,美国不断开拓新项目的研究,研

3、制新型隐身飞行器以及其他新式隐身装备。例如,正在实施“联合攻击战斗机(JSF)计划”,旨在研制多用途隐身战斗机;世界著名的“暗星”(即蒂尔Ⅲ)隐身无人机已于1996年3月29日首次飞行成功;正在研制AGM-137三军防区外隐身攻击导弹和隐身电动战车;正在实施旨在提高海军潜艇隐身性能的秘密计划(“M计划”);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攻击型隐身无人战斗机和一种能模仿隐身飞机的新型诱饵;空军正在考虑发展一种远程隐身运输机;陆军已设计出一种隐身帐篷,拟从2000年开始取代部队的老式木制、纤维制帐

4、篷;陆军将与英陆军合作,研制隐身侦察车;正在开发各种隐身工事和隐身机库,以保护停放在里边的通信车、飞机和导弹等装备。俄罗斯不甘落后,积极发展先进的隐身兵器  隐身技术问世以来,前苏联与美国一直在竞相发展隐身飞机。当今的俄罗斯也不甘落后,它已开始研制隐身的轻型多用途第5代战斗机(LFI)和S-54战斗机,与美国的JSF相当,预计在本世纪末前研制成功;米高扬设计局正在研制一种中型隐身战斗机“米格-35”;苏霍伊设计局的S-32隐身战斗机的验证机已于1997年9月25日首飞成功;俄空军还正在研制一种与美

5、空军B-2轰炸机相似的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俄罗斯的隐身军舰令人瞩目,已有4艘交付使用。其他国家的隐身技术应用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除美、俄外,英、法、德、日和瑞典等国都在积极发展隐身兵器。英国国防部制定了一项研制第三代隐身攻击机的秘密计划,预计2000年前制造出试飞样机;英国防研究局正在研制一种隐身装甲战车,并已研制成功隐身军舰和一种新型隐身教练水雷。法国正在研制类似于美国F-117A隐身攻击机的试验样机;已研制出一艘全部采用隐身技术的护卫舰;开始研究下一代隐身的高超声速攻击导弹,预计2010年前后

6、服役;正在研制装备“电动车轮”的隐身装甲车。德国一直在秘密地执行“萤火虫”隐身飞机计划,拟研制一种多面体隐身战斗机的3/4缩比风洞试验模型;与南非和韩国可能合作研制一种全尺寸的新型隐身轻型超声速战斗机/先进喷气教练机,命名为AT-2000;还与美、英、法达成协议,共同研究高能量、低信号特征的推进剂;已研制出MEKOA系统隐身舰。日本已经研制出FS-X隐身战斗机的原型机,并正在筹划下一代隐身战斗机的初步设计方案(隐身技术与高机动性相结合),称为FI-X;还正在研制一种隐身无人航空器。瑞典研制成功了一

7、艘隐身炮艇,并已下水试航;正在研制一种小型隐身护卫舰,首艘将于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服役。此外,意大利、西班牙和印度等国也正在研制隐身飞机。隐身技术不断有新突破  实现战场军事装备隐身化的技术措施多种多样,主要有外形隐身措施、电子隐身措施、红外隐身措施、视频隐身和声隐身措施等。针对探测技术方面的改进,目前正在酝酿一些新的隐身概念和新的隐身技术。探索新的隐身机理  (1)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实验证?,用等离子气体层包围诸如飞机、舰船、卫星等的表面,当雷达波碰到这层特殊气体时,由于等离子体层对雷达波有特殊的

8、吸收和折射特性,使反射回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很少。例如,应用等离体技术可使一个13厘米长的微波反射器的雷达平均截面在4~14吉赫频率范围内平均减小20分贝,即雷达获取的回波能量减少到原来的1%。美国休斯实验室已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  (2)应用仿生技术。试验证明,海鸥虽与燕八哥的形体大小相近,但海鸥的雷达反射截面比燕八哥的大200倍。蜜蜂的体积小于麻雀,但它的雷达反射截面反而比麻雀大16倍。有关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些现象,试图采用仿生技术,寻求新的隐身技术。  (3)应用“微波传播指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