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ID:26771909

大小:6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9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1页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2页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3页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4页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摘 要】 简要介绍了国外重大危险设施的辨识标准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初步辨识标准,以及几个试点城市普查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最小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 重大危险源 辨识 重大事故 控制  Abstract  TheforEignstandardsandcodesonmajorhazardinstallationsaryidentificationstandardexperimentedonmajorandthedatagainedinseveralcities,suggestionsof

2、minimumidentificationstandardofmajorinChina3)可燃液体闪点<28℃100028℃≤闪点<60℃2000闪点≥60℃5000气体可燃气体1000助燃气体2000毒性物质 1000表2 库区(库)临界量表类型物质类别临界量(kg)火炸药、弹药库起爆药5000猛炸药20000火药及烟火药30000毒性*物质库极度危害5000高度危害20000中度危害30000易燃、易爆物品库液体闪点<28℃的液体1000028℃≤闪点<60℃的液体20000闪点≥60℃的液体30000气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10000爆炸下限≥

3、10%的气体20000助燃气体20000固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气体即能导致自燃或爆炸的物质5000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000受到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10000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10000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10000不属于前一条的氧化剂20000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20000可燃固体100000注*:毒性物质类别参照

4、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分类。  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OECDCouncilAct(88)84中也列出了20种重点控制的危害物质,临界量从毒物乙拌磷等的100kg到极易燃液体50000t。  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了《高度危害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PSM)标准,标准中提出了138种(类)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临界量标准最小值100磅,最大值为15000磅。随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颁布了《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P)标准,对危险源的确认作出了规定。  1988年,

5、国际劳工组织编写了《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1991年,又出版了《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及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临界量从极毒物质甲基异氰酸盐150kg到极易燃液体50000t。  综观各国有关标准,虽然不是所有的国家,但绝大多数国家均是采用限定某种物质及其数量的方法,但是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有较大区别。这不仅取决于生产水平,又与各个标准的立足点有关。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标准的定义应能反映出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工业模式;可能

6、需有一个特指的或是一般类别或是两者兼有的危害物质一览表,并列出每种物质的限额或是允许的数量,设施现场的有害物质超过这个数量,就可以定为重大危害设施。任何标准一览表都必须是明确的和毫不含糊的,以便使雇主能迅速地鉴别出他控制下的哪些设施是在这个标准定义的范围内。要把所有可能会造成伤亡的工业过程都定为重大危害是不现实的,因为由此得出的一览表会太广泛,现有的资源无法满足其要求。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和对有害物质不断加深了解并进行修改。总之,我国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以及管理水平与国外尚有差距,因此,临界量的确定应比国外标准小些为宜。  3 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的初

7、步辨识标准  我国尚未有正式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996年,原劳动部组织实施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试点中就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出了初步的意见。  普查试点的辨识标准主要参照了欧共体的标准,又结合我国的有关法规及实际生产技术水平,按场所的不同制定,包括贮罐区(贮罐)、库区(库)和生产场所三类(原普查范围还包括其他内容,这里不作讨论)。  重大危险源的物质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任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②单元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式中,q1,

8、q2,…,qn是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量。Q1,Q2,…,Qn是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表3 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