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ID:26773664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_第1页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_第2页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_第3页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_第4页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和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了中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新跨越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在对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中,人们对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集中在GDP统计量的变动——发展速度,却忽视了对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方面——发展质量。而对于什么是经济发展质量,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文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反映了经济

2、发展的有效性,即经济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程度;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状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即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从生产率质量、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四个方面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来对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全面评价(见表1)。     一、生产率质量比较    生产率是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我们认为生产率既有数量要求,也有质量要求,生产率数量是生产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生产率质量是给定条件下有限资源的效率配置。生产如果仅仅是以总量增长为衡量的指标,

3、忽略了资源限制性的因素,生产本身的意义则可能是破坏性的。为此,对生产率的考察既要从生产情况本身进行考量,又要对生产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测量。  从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比较来看,2007年中部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0455元,不仅远低于东部和东北地区,而且也比西部地区少3192元;从投资产出效果系数指标比较来看,中部地区投资产出效果系数为1.8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和东北地区,但却比东部地区差0.47;而从单位产出的废气和废水指标比较来看,大多数省份是农业省的中部地区,除好于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之外,两项指标值均普遍

4、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这揭示出了中部地区工业经济活动生产率低下,投资效益不理想,工业生产污染重,排放高,环境破坏大(见表2)。      二、经济结构状况比较    从三产产值占GDP比重来看,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所占比重较大。2007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4.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而东部和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值仅为6.9%和12.1%。二是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2007年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9.5%,略高于全国,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三是现代服

5、务业发展严重滞后。2007年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5.9%,在全国所占份额最低。从外贸依存度来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外向程度低,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弱。2007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0.9%,比全国低55.3个百分点,比东北地区少17.4个百分点,而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甚至也落后于西部地区1.6个百分点。从城镇化率指标来看,中部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9.3%,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6个百分点,仅比西部地区多2.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任重而道远(见表3)。  (资料来源:

6、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数据整理。)    三、技术进步水平比较    从科技投入来看,中部地区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满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要求。2007年,东部地区高校研究与发展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为46%,西部地区占21.03%,而中部地区仅占全国总数的17.09%,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也落后于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东部地区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总投资占全国的比例为54.83%,西部地区占16.89%,而中部地区仅为14.26%,比东部地区低42.57个百分点,

7、而且也比西部地区少2.63个百分点。从科技产出来看,中部地区科技产出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甚大,且差距还呈逐渐扩大的趋势。2001年全国人均技术成果成交额61.33元,比中部地区多33.85元;2007年全国达到了168.51元,比中部地区多106.49元。从全要素生产率(TFP)来看,我们根据新增长理论数学模型并结合我国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了动态生产函数,并实证分析了中部各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各省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均高于全国水平34.95%(山西45.28%、安徽40.74%、

8、江西44.4%、河南46.67%、湖北46.7%、湖南45.9%);全要素生产率均低于全国水平44.2%(山西30.82%、安徽27.97、江西25.19、河南19.81%、湖北27.38%、湖南27.20%)。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是依靠物质资本投入为主,发展方式为粗放型。    四、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比较    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来看,中部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