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

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

ID:2679112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_第1页
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_第2页
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_第3页
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_第4页
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摘要】目的对6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与术前超声检查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全部患儿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并于24h内进行手术。结果60例患儿中39例与超声直接征象相符,16例与超声间接征象相符,3例误诊,2例漏诊。结论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时除注重直接征象外,不能忽视间接征象,以提高正确诊断率。【关键词】超声;小儿急性阑尾炎;直接征象;间接征象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其特殊的声像图表现,超声已经成为小儿阑尾炎最重要的检查手段[1]。现将我院2004年1月以来,6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

2、特征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以急性阑尾炎诊断住院手术的患儿,男38例,女22例,发病多见于较大儿童,5岁以后逐年增高,10岁左右最多(其中<2岁4例,2~5岁9例,5~12岁40例,≥12岁7例)。病程最短4h,最长8天。  1.2检查方法患儿取仰卧位,使用仪器为PHILIPSSONOS7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C354011-3L交替使用,首先使用C3540探头扫查,然后改用11-3L探头用局部加压检查法,探头平放于阑尾区,探头两端缓慢加压将周围组织推开,在前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髂内动静脉之间寻找阑尾影像,并记录所见

3、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2结果  在60例阑尾炎患儿中,39例超声有明显的阑尾炎征象,表现为阑尾呈"蚯蚓状"或"腊肠"样回声,边缘毛糙,宽窄不一,腔内可见低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有的可见腔内粪石强回声及声影。16例未探及阑尾影像,而表现出形态各异的间接征象改变(见表1),表160例小儿阑尾炎超声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表现(略)3例提示右中腹低回声包块,2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3讨论由于小儿大网膜短,炎症不易局限,所以小儿阑尾炎易于穿孔和扩散。有数据显示,小儿急性阑尾炎如果在36~48h不能确诊,则穿孔发病率将大于65%。以往外科医师主张早期进行阑尾切除术,结果造成10%~

4、15%的假阳性[2],随着超声高频探头普及应用,假阳性率下降到3%[3],然而,小儿阑尾位置变异大,特别是盲肠后位阑尾,超声不易探及。儿童正常阑尾5~10cm,直径0.4~0.6cm,腔很细。阑尾无炎症或急性阑尾炎早期因受其位置和肠道内气体的干扰,超声不易探查到。多次化脓、坏疽性阑尾炎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可见阑尾肿大,呈"蚯蚓状"或"腊肠"样回声,直径>0.6cm,横切面呈"靶环"征,内呈低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对有直接征象声像图表现的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较容易,但是一部分化脓、坏疽、梗阻性阑尾炎超声检查不表现直接征象,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间接征象。所以在诊断小

5、儿阑尾炎时,间接征象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本组病例分析及回顾  3.3右下腹腹膜线增厚正常腹膜线为一条线状强回声,光滑、均匀,层次清晰,厚约0.2cm,随呼吸上下移动,是腹腔和腹壁组织之间的分界线。早期炎性改变的阑尾和炎性渗出液可刺激临近腹膜,致使局部腹膜水肿、毛糙、增厚,在超声下可见局部腹膜线增厚、粗糙、不光滑,厚度可超过0.5cm[5],以较大儿童变化较明显,如果阑尾位置变异,如盆腔阑尾,则此征象不明显。  3.4右下腹低回声包块小儿阑尾炎化脓、坏疽、穿孔时,由于大网膜包裹或周边肠管粘连,可探及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这种包块多由大网膜、肠管一起组成,少数情况下仅由大网膜组

6、成。本组中有3例超声检查仅见到右中腹低回声包块,无其他超声影像,术中见到阑尾穿孔,大网膜包裹,形成一个孤立性包块,与其他组织无粘连,而且腹腔内无渗液,此类型较少见。多数包裹的大网膜、肠管粘连成块,界限不清,且周围有大量的渗出液。超声表现为界限不清的不均质包块和周边肠间积液征象。  3.5气体多层反射回声阑尾化脓、坏疽、穿孔时多伴有局限性腹膜炎,常导致大网膜、肠管包裹粘连,使肠管蠕动变慢或麻痹,肠管位置相对固定,肠管内气体增多,超声可见气体多层反射回声。此征象多出现在病情较重的病例中。  3.6右下腹淋巴结肿大由于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很多,易受炎性刺激反应性肿大。肿大的淋巴

7、结多位于阑尾附近的肠系膜处,呈椭圆形,长径>10mm,宽径>5mm,长:宽>2:1,肿大淋巴结可孤立存在,或彼此融合。并非所有阑尾炎患儿淋巴结都增大,12h或更短时间内的阑尾炎常常无淋巴结增大。淋巴结增大时要与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相鉴别,虽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有发热、右下腹痛类似阑尾炎症状[6],但腹部超声检查无阑尾炎的其他声像图改变。从解剖上将阑尾分为盲肠后、盲肠下、回肠前、回肠后或向内下伸入骨盆腔入口处,盲肠后位阑尾有的位于盲肠后壁与腹后壁腹膜之间,有的位于腹膜后间隙,由于位置变异大和毗邻关系各异,故诊断和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