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ID:26791222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_第1页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_第2页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_第3页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_第4页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摘要总结了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在分析近年来地下害虫发生量增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地下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地下害虫是指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共约200余种,分属8目36科,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发生种类因地而异,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尤以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根蛆

2、最为重要。作物等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者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减产。有的种类以幼虫为害,有的种类成虫、幼(若)虫均可为害。为害方式可分为3类:长期生活在土内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昼伏夜出在近土面处为害、地上地下均可为害。  1发生规律  1.1沟金针虫  沟金针虫又称土蛐蜓,属鞘翅目叩头虫科。以幼虫在土壤中为害块茎。沟金针虫对地温较为敏感,其活动和为害的适宜地温为15~23℃,所以沟金针虫对蔬菜的为害主要有2个时期,一是在春季3月底至6月中旬,二是在秋季9—10月。其为害特点是在种子或根系中窜食为害,或是蛀入主根或地下茎的髓部取食为害,造成

3、种子被食或植株严重生长不良。  1.2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统称,也叫白土蚕,属鞘翅目金龟科。蛴螬主要取食种子,其次是须根和块茎。因为蛴螬的为害,豆科蔬菜很少能够一播全苗。另外,在马铃薯块茎的表面啃食或进行坑状为害,甚至吃去半个块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1.3蝼蛄  蝼蛄又叫拉拉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以成虫和若虫进行为害,主要发生为害的是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蝼蛄在4月初开始活动,昼伏夜出,于地表下潜行咬食种子或将嫩茎咬断。另外,蝼蛄在地表下潜行常把根割断或对根造成机械损伤,受害根系呈麻状,最终造成缺苗断垄。在温室,由于气温高,蝼蛄活动早

4、,加之幼苗集中,受害更重。  1.4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又名切根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为主。该虫1年发生3~4代,以第1代幼虫为害最大。4月上旬开始出现被害症状,即蔬菜秧苗在地表处被啃食,地上部萎蔫,甚至经常把幼苗从地表处咬断。此虫夜间出来为害,白天钻入土中,不易被发现。  2发生量增大的原因  2.1耕作方式的改变  以临泉县为例,自2000年以来,旋耕机械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犁耙机械,而较之于犁耙整地而言,旋耕造成土壤孔隙过多,给地下害虫提供更多的人造窝穴,使地下害虫的生长繁殖有更好的空间条件。  2.2作物残体回归土壤的过程转变  改革开放

5、前,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民在收获作物主产品时,会同时收回作物秸秆,甚至还收回大量的落叶和枯根,作为燃料或饲料,通过燃烧分解或消化分解,变为畜粪或灰烬后再返回田地,在此过程中作物虫害的生活环境被破坏,害虫繁殖受到抑制。但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植物残体被大量遗弃田间,一部分通过旋耕机粉碎直接还田,给地下害虫提供了充足的有机物质作为养料,造成地下害虫大量发生。  2.3灌溉方式的改变  以前农田灌溉以大水漫灌为主,可在一定期程度上淹杀一部分害虫。现在实行农户承包经营制,生产规模小,用小水泵采用喷灌的方式,小量的灌溉水不足以杀死地下害虫,变相地改善了地下

6、害虫的生活条件。  2.4人工捕捉害虫的劳动减少  现在很少有人通过饲养鸡鸭去捕捉蛴螬成虫、蝼蛄等害虫,使得地下害虫的生活更“安定”,种群更“昌盛”。  此外,随着人们对无公害蔬菜和绿色产品的要求日益提高,广大菜农也越来越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但是有机肥的施用常常导致地下害虫的增多。  3综合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1)土壤旋耕后进行镇压,减少土壤孔隙,恶化害虫生活条件。在蛴螬大量发生的地块,冬初翻耕土壤,直接消灭一部分蛴螬,同时将大量蛴螬暴露地表或浅土层中,使其被冻死、风干、天敌啄食[1]。(2)对作物秸秆等残体实施综合处理。一是发展规模养殖,

7、用生物消化的方法处理一部分秸秆;二是发展秸秆燃烧发电,用燃烧的方式处理一部分秸秆。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要控制还田数量,并且同时施用化学杀虫剂[2]。  (3)除草。在整个生育期要及时除去地边、沟渠边和空荒地的杂草,减少地下害虫的中间寄主和产卵场所。  (4)施用腐熟有机肥。用秸秆和牲畜粪堆沤的肥料吸引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进入活动并产卵,如不腐熟,则其中含有的大量虫卵将被带到土壤中。因此,一定要施用经过高温腐熟的有机肥。  (5)适时灌水。土壤中的温湿度环境对地下害虫的生长和活动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试验证明,地下害虫最适的土壤湿度在15%~20%。当土壤

8、含水量达到35%~40%时,则停止为害,潜入20cm以下深土层中躲藏。所以,应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