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ID:3135605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_第1页
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_第2页
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_第3页
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方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地下茎、根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是农业害虫中的一个特殊生态类群。北方地区地下害虫的种类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地下害虫生活周期长,危害的作物种类繁多,主要食害作物的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毁苗,甚至毁种,导致农作物减产。  一、症状诊断:  1、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蛴螬是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  分布最广、为害最大的一个类群。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

2、枯萎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2、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幼虫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为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导致死苗、缺苗或茎块腐烂。  二、发生规律:  1、蛴螬:蛴螬的重要种类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北方地区大黑鳃金龟2年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可越冬。越冬成虫春季10厘米土温达14-15℃时开始出土,10厘米土温达17℃4以上时盛发。日平均温度21.7℃时开始产卵。幼虫孵化后活动取食。秋季土温低于10

3、℃时开始向深土层移动,5℃以下全部进入越冬状态。趋光性弱,有假死性,飞翔力弱,活动范围较小,常在局部形成连年为害的老虫窝。幼虫分三龄,全部在土壤中度过,一年中随土壤温度变化而上下迁移。以三龄幼虫历期最长,为害最重。暗黑鳃金龟1年发生1代,多数以三龄老熟幼虫筑土室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以成虫越冬的成为次年5月出土的虫源。以幼虫越冬的春季不取食,于5月中上旬化蛹,6月中上旬羽化,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活动高峰期。7月中上旬产卵,7月中下旬孵化。初孵幼虫即可取食,秋季为幼虫为害盛期。成虫晚上活动,趋光性强,飞翔速度快,黎明前入土潜伏。铜绿丽金龟1年发生1

4、代,以幼虫在深土中越冬。春季10厘米土温大于6℃时开始活动,次年春季有短时间为害。6月中上旬为成虫活动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孵化盛期在7月中旬,孵化幼虫为害至10月中下旬进入2-3龄,当10厘米土温低于10℃时开始下潜越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撂荒地和有机质丰富、土壤较湿润的地块及豆、薯类作物田块发生量大。  2、金针虫:北方地区有三种金针虫为害禾本科作物: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均2-3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20-40厘米越冬。第二年4-5月成虫出土活动,交尾产卵。当年以3龄幼虫越冬,幼虫在土中生活两年后,第三年

5、7-8月化蛹。成虫羽化后不出土而在土中越冬。三种金针虫的成虫均昼伏夜出。干旱地区发生多是沟金针虫,温度在10-18℃时活动和为害最盛。细胸金针虫喜在温度7-12℃活动和为害,超过17℃4时即停止为害,向深层转移。细胸和褐纹金针虫喜欢湿润环境,土壤湿度在20-25%左右为害严重。  三、防治技术  地下害虫种类多,食性杂,发生期长,尤以春、秋两季为害严重,且隐蔽性强,是较难防治的一类害虫。因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虫情,因时因地制宜,协调使用各项措施,做到“农防化防综合治、播前播后连续治、成虫幼虫结合治”,将地下害虫控制在经济允

6、许水平以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为害。  (一)栽培管理  1、轮作倒茬:北方地区豆类、薯类、禾谷类作物应避免连作,减少地下害虫的虫源基数。  2、深耕细耙:秋季深耕细耙,经机械杀伤和风冻、天敌取食等有效减少土壤中地下害虫的越冬虫口基数。春耕耙耢,可消灭地表地老虎卵粒,上升表土层的蛴螬、蝼蛄、金针虫等,从而减轻为害。  3、合理施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能有效减少蝼蛄、金龟甲等产卵。碳铵、腐殖酸铵、氨水、氨化磷酸钙等化肥深施既提高肥效,又能因腐蚀、熏蒸作用杀伤一部分地蛆、蛴螬等地下害虫。  4、适时灌水:适时进行春灌和秋灌,可恶化地下害虫生活环境,起到淹杀、

7、抑制活动、推迟出土或迫使下潜、减轻为害的作用。  (二)药剂防治  1、土壤处理:结合播前整地,进行土壤药剂处理。选用50%辛硫磷乳油4.5千克/平方米,加水750千克均匀喷洒地面,然后整地播种。也可选用5%辛硫磷颗粒剂37.5千克/平方米拌300-375千克细沙或煤渣撒施。4  2、药剂拌种:选用种子重量0.1-0.2%的50%辛硫磷或40%乐果乳油等药剂,加种子重量10%的水稀释,均匀喷拌于种子上,堆闷6-12小时,待药液吸干后播种,可防金针虫、蛴螬、等为害种芽。选用的药剂和剂量应进行拌种发芽试验,防止降低发芽率及发生药害。  3、药液浇根:苗期

8、蛴螬、地老虎、金针虫、为害较重时,可进行药液浇根,用不带喷头的喷壶或拿掉喷片的喷雾器向植株根际喷药液。可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