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

ID:26801821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9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_第1页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_第2页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_第3页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_第4页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俄边境口岸城市的城市化与文化定位研究  中俄边境口岸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位于中俄国界我国一侧的具有对俄通道和通商功能的城市。这是从边境城市分化出来的一种沿边口岸城市类型。口岸城市无认规模大小,功能强弱,都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但是,陆路沿边口岸城市不同于沿海口岸城市,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沿陆地边界开通的口岸不多,边境城市长期处在封闭状态。由于地处偏远,属于政治、军事敏感前沿,在经济神经上则是麻木的末稍。尤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所代,东北边境城市在冷战中遭受冷落,打后再建的思想一度成为边境口岸城市的灵魂。随着中国与原苏联之间睦邻关系的改善,对俄边境口岸得以恢复,口

2、岸城市也不断扩大开放。据《中国口岸概览》统计,截止到1992年,全国已经拥有一类口岸、二类口岸资格的海陆口岸达169个,其中陆路(含黑河)就已达48个,位于中俄4300公里边境地区的口岸就有21个(含江河水运口岸)。边境口岸的扩大开放,使一些边境小镇相继变成了新兴口岸城市,一部分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口岸城市也旧颜换了新颜。然而,这些新兴的或再度掘兴的边境口岸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基础薄弱、城市经济落后、城市文化低靡,很大程度制约了边境口岸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口岸城市的规划层,决策层,面对口岸经济浪潮,由于自身城市管理素质和受及功近利思想

3、的驱使,盲目开发建设,肆意大拆大迁,极大地忽视,甚至放弃了城市科学规划长远利益,丧失了边境口岸城市应有的文化品格、文化特色。可以说,一些口岸城市进度快,而城市化的质量低。若同沿海新兴的口岸城市化水平相比,边境口岸城市化,还在文化沙漠中爬行。这并不是对边境口岸城市迅速发展成就的否定,而是对城市化水平产生质疑。因为,承载口岸的环境、壮大口岸的动力,主要依托、依靠的是城市载体。中俄边境贸易合作发展走过了20余年,回头看一看,口岸远离城市的或与口岸和城市融为一体的,其发展、壮大的程度决不一样。  所谓的边境口岸城市,因边境而具地缘,因口岸而有活力,因贸易而呈繁荣。口岸与城市一

4、体化、中俄经贸双边化、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  以绥芬河、满洲里两个百年口岸为例,建国后,这两个口岸一直没有关闭,一直是国家对原苏联贸易的门户。口岸与城市是长期分离而治的。两个城市只不过提供了一个通道,一个平台而已,城市经济几乎与口岸没有直接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则不同了口岸与地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双边化,并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  笔者早在1986年编辑北京特许期刊《口岸经济研究特刊》时,曾突发奇想,呼吁建立口岸经济学,并发表了《口岸经济学大纲》,现在来看,未免有些浅薄了。但是,有一点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那就是口岸经济与

5、口岸城市的关系以及所派生出来的口岸城市职能,模式、结构及机制等议题。  中国还没有真正诞生自己的城市学。笔者早在20年前看到的是西班牙人于1867著述的一部《城市基本理论》。近几年,笔者看到我国专家学者从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理论,频受教益和启发。于是,对边境口岸城市就产生了一些设想和建议,虽不成熟却可提出来商榷。特别是因为,随着中俄边境经济一体化及联盟化发展的提出,边境口岸城市建设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它的城市化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中俄边区经济一体化、双边化和国际化的质量。  边境口岸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不同于沿海口岸城市、沿江口岸城市,也不

6、同于内陆口岸城市。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背景的差别,边境口岸城市自有其鲜明的特征和个性。以东北中俄沿边口岸城市为论述主体对象,结合其它口岸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基本概念可以分析归纳出如下特点;  1、从历史层面看,边境口岸城市及对内陆城市及沿海口岸城市发展过程较短,原本属于内陆腹内的村落或集镇,在19世纪末,由于沙俄边界导致腹地变成边地,原来的村落、集镇或新生的通道边关,逐渐演变成对内对外开放的边境口岸城市。  2、从功能层面上看,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是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而出现的,是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主要空间载体是从事非

7、农业产业活动的人群居住的场所。这是城市功能的一般概念,而边境口岸城市除具备城市功能一般性质外,还有一种非城市口岸通道功能和联结毗邻国家地区的作用,比内陆城市更直接承担国家责任和国际义务。  3、从景观上看,城市是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人文要素为主的景观类型,具有较高的建筑密度,呈现明显的立体特征。城市建筑风格与样式丰富多彩。而根据边境口岸城市的规模,则应属于感观化的小品,要比内陆同等规模的城市更具看点,这就是边境和口岸溶为一体的建筑结构和建筑个性。  4、从文化层面上看,是人类文化凝聚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集中的空间。随着清末商旅跑崴子与屯垦戍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