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ID:2681977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_第1页
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_第2页
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_第3页
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_第4页
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摘 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华,其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一思想的提出包含了教育本身现代化这一课题。邓小平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的现代化都有深入的思考,精辟的论述,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指针。1983年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创造性地概括了当代中国的教育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内容。“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整体,核心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2、。教育现代化指的是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文化等的发展需要,达到或接近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动态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思想。他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进行了阐述。这是指导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教育发展规律,加快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一、教育观

3、念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校舍和设备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社会教育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决定着人们的教育实践,教育观念是否现代化是教育是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同样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一切不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观念,改革一切不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制度。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而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邓小平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和准确的把握,从社会主义建

4、设全局出发,确立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并且注重落实这种战略地位。他早在l982年就明确提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系。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认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这就完全突破了自孔子以来偏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治教化而忽略了教育的经济功能的传统观念,也克服了l957年反右斗争以后近20年时间里,过分突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强调“政治挂帅”“为政治服务”的“左”倾错误。把教育、科技看作是经济发展

5、的基础、关键,这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历史已经证明邓小平这一光辉思想的正确性。教育有其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立国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已经证明。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现代化可先于经济现代化,并反过来加速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要抓紧培养、选拔专业人才,才能搞好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把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地揭示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二、教育体制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观念,需要现代化的教育体制来保障,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6、的产物,它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应该是彻底的全方位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小打小闹细枝末叶的修补,而是根本性的改革。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建设,他认为体制的现代化远比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更为重要。如果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科举制的教育,我们能说这是现代化的教育吗?只有教育体制实现了现代化才能与政治、经济现代化相适应并为之服务。“体制搞得合理,就可以调动

7、积极性。”既可以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又可以调动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提供稳定的智力保障。邓小平为学校管理体制、分配体制、技术职称体制、高校招生体制的现代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议,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文件,《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制已初露端倪。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内容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完成

8、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保证。教育内容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可以说,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中国自孔子以来的传统教育内容侧重于社会伦理道德知识,轻视自然知识、轻视体育等,明显地不符合现代大工业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邓小平要求教育内容要有科学性、时代性、前瞻性。要“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