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

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

ID:26834418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9

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_第1页
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_第2页
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_第3页
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_第4页
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景婉唱 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情景婉唱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摘要:李清照是婉约正宗。其词作反映社会动乱与人生苦难。词风含蓄酝藉,细腻委婉。虽是写个人离情为主却不会纤柔造作,委靡颓丧。这使他的词作独树一帜,形成她独特的“易安体”。特别是她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使作品画面升华为一种隽永的艺术境界。句句在写景,句句亦写情。把婉约词发展到最高峰。易安词在宋代的文坛上放射出独特的光彩,这样的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女,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本文试图就李清照写情含蓄不尽,诗意醇厚、情景相融的意境进行浅析。关键词:意境、婉约、情景相融在古代中国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

2、是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明星。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特别是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受到历代词论家的仰慕和敬佩,被不少评论家推为婉约派的正宗。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1)。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王士禛就曾指出:“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花草蒙拾》)(2)。清代诗人刘体仁更是将李清照誉为“此道当行本色第一人”(《七颂堂词绎》)(3)。李清照词的内容由于受生活和时代的限制,所摄取的题材也都是前辈词人所吟熟嚼烂的离愁别绪。但是李清照善于运用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从极微细处状物传

3、情,在这些传统题材的土壤上开拓出闪烁着独特光彩的绿洲。词风清新自然,不假雕琢、感情真挚、这使李清照的词作清新隽永,独树一帜,形成她独特的风格—“易安体”。特别是李清照的作品在整体形象塑造、追求整个画面的形象鲜明方面,创造了独抒性情、空灵奇特的意境。这样富有意境的作品,不但不觉它题材陈旧,反而感到它新鲜别致、韵味无穷。那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正是通过千差万别的境界表达出来。如:抒发思妇之苦的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那样声情凄楚的境界,有“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那样百元聊赖、焦躁烦闷的境界

4、。写家国之恨的有“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那样苍凉悲壮的境界,有“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那样凄怆悄绝的境界。写追思亡人的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那种哽咽凝塞的境界。李清照为婉约之最,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可谓空前绝后。李清照极富韵味的语言,情景相融的艺术表达,使词作中的意境更加“空灵”。此种地步,他人不易达到。诸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惟有楼前流水,应念

5、我、终日凝眸。”(《凤凰台上忆吹箫》)“眠沙欧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等。从古以来,不知多少男人写过闺情怨诗,其中当然不少还是写得好的。可是哪个像李清照那样进入如此纤微幽隐的境界。无论表达的是什么样思想感情都能通过相应的艺术境界恰切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她的作品闪烁着迷人艺术魅力。一必属文坛上传世之作,无不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永葆其艺术生命力。李清照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其根本原因就是塑造了感人至深,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李清照前期词以空

6、灵飞动的女性笔触写闺阁心情,塑造许多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的空气。写少女就既有“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那种既天真娇憨、又调皮开朗的少女形象。《古今诗馀醉》云:“‘和羞走’下,如画”、(4)。又有《如梦令》身心健康,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小词画面新丽、意境开阔,溪亭、暮日、莲塘、荡舟、鸥鹭等景致引人注目、美不胜收。在这些动态与静态景物组成的画面中“误入藕花深入”,已属意外,寻路争渡之际又“惊起一滩鸥

7、鹭”,更是意外中之意外。令人惊奇,给人美感强烈。“沉醉”“兴尽”“误入”“争渡”“惊起”寥寥数语,引人入胜。它把地上鲜丽的景色,姑娘们的欢声笑语和空中的鸥鹭惊叫融为一体,使画面更加新丽,境界更为开阔。从而使这首词的人物内心美和自然美达到了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后期的词虽然主要抒写个人不幸,但这些已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时代变乱中,满怀离愁别恨的思妇形象“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萧》),“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更是“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凤凰台上忆吹萧》),“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

8、儿》)。我们仿佛看到她们的生活,窥见到她们的灵魂。例如:“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