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

ID:2684434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_第1页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_第2页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_第3页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_第4页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培训【摘要】员工培训是保持企业基业长青,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入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提出员工培训动态管理的五点措施。【关键词】培训心理契约企业员工培训1引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训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但在现实环境中,培训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与员工没有就培训达成共识,即组织目标未能转化为员工的个人目标。而心理契约恰恰扮演了这个重要的角色,它是维系组织和成员关系的心里纽带,是进一步发展员工与组织间关系的

2、重要内在力量,更是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保持一致的重要因素,可使企业最终达到基业长青目标。本文基于心理契约理论,从员工培训现状入手,提出员工培训动态管理的五点建议。2心理契约理论对心理契约概念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至今没有形成十分权威统一的概念。chrisargylis于1960年提出“心理工作契约”(psychologicalorrison和robinson等人为代表的美国rousseau学派和以herriot和pemberton,tsui等人为代表的英国古典学派。rousseau学派的rousseau(1989)将心理契约界定为:在组织与员工互动关系的情景中,员工个体对于

3、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的知觉和信念系统。由于该界定仅仅建立在个体水平上,因此也被称为心理契约的狭义定义。而古典学派的代表观点是herriotpemberton(1997)提出“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向对方提供价值的主观理解”。与狭义定义相对,人们通常将其称为心理契约的广义定义。本文也更倾向于心理契约的后述理解。3企业员工培训现状3.1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培训是一种无谓的投资,员工培训完成之后也就意味着员工跳槽的开始。所以很多企业干脆不对员工进行培训,有培训也只是赶时髦式的走马观花集体培训,效果不佳。3.2培训基础薄弱培训基础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大部分企

4、业过于注重培训在硬件方面的投资,如装饰豪华的培训教室、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培训器材应有尽有;但在培训内容、培训讲师的选择等软件方面的重视却远远不够。高素质的培训讲师“一师难求”,培训内容枯燥,培训方法单一,培训基础薄弱。3.3员工培训管理相对落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管理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缺乏内容全面、制衡有力的管理制度;培训各环节的工作相互脱节,培训需求分析不够深入,培训内容选择不恰当,培训效果评估不及时,相互脱节;管理手段落后,多采用人工或单机形式管理企业培训项目,不能为培训相关人员提供快速、及时、准确的联网信息服务。4对企业员工进行基于心理契约的培训动态管理以人为

5、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要求企业尊重员工,强调员工的主体性,这也正是员工心理契约所期望的。让员工参与培训需求评估,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满足员工受人尊重的需求和自主工作的需求,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学习动机,提高员工的心理契约满意度,使培训投资效果大大提高,这样才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4.1深入开展培训需求分析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最关键也是最初的工作就是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反映了员工和企业对培训的期望,使得培训需求双方即企业和员工有充分的相互了解,并且培训需求中双方融入了“发展”这个因素。因此,基于心理契约需要,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把

6、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尽量使两者的发展轨迹保持一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2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员工在企业的培训实践中形成的心理期望并不一定合理,企业有必要对员工进行积极的引导,修正员工基于培训形成的心理契约,降低心理契约破坏的可能性,维护企业与员工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4.3实施员工培训导师制导师不是员工直线领导的替代者,而应是新员工直线领导的必要协助者。主要对员工培训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给予指导,使企业员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导师的指导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使企业员工更好地完成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4.4建设

7、与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目标相一致的培训体系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个人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目标的过程。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企业的培训是员工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若企业的培训不能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员工可能会因此而离开企业,这是企业忽视员工心理契约中发展机会维度的必然结果。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长期心理契约,是降低员工心理契约破裂甚至违背的重要手段。4.5提高员工培训管理水平员工培训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员工培训进行有效的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