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

《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

ID:26852996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_第1页
《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_第2页
《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_第3页
《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_第4页
《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唐诗宋词》选修课教学初探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这么美的东西,操作不好犹如焚琴煮鹤。《唐诗宋词》选修课到底该怎样上,各地各校都在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困惑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眼看着必修课要学完了,我心里开始烦躁:选修课到底怎么上?课程那么多,课时又很少,还要应对考试,能讲完吗?带着这种困惑,选修课拉开了帷幕组里指定几位老师出先行课(唐诗第一单元)。我喜出望外,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个单元的先行课听完了,接下来便是评课,大家直言不讳,一

2、起探讨选修课到底该怎么上。研讨修.L.改之后,各位老师粉墨登场,选修课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摔了不少跟头,总算学完了一个单元。我问学生:学习本单元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笑而不答。我愈加困惑了: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是选修课?  反思篇: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我再次拿出《课标》,翻到30页选修课程举例一:唐诗选读,一字字、一句句仔细研读,反复揣摩,合上书,闭上眼静静地想,想出一种方案,马上又被自己否定了。如此三番,终于有了点思路。  实践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3、一村。在自我鼓励下,我上路了。下面以唐诗一、二单元为例,说明我的求索之路。  第一步,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朴素的真理、传统的教学方法永远值得学习。记得工作之初,组里一位老师学一位老前辈让学生读课文,说:读,再读,大声读,使劲读,摇头晃脑地读。我们听了哈哈大笑。事后他说他讲的不是笑话,而是实事。我先让学生把所有的诗歌进行诵读,课堂上多种多样的诵读,课下布置作业再读,名篇一律背过,上课检查。课标上说, 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意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正如宋代陆

4、九渊所说,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第二步,回眸一笑百媚生  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鉴赏兴趣,我给学生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唐之韵》其中的几集。声情并茂的解说,音画相配的和谐效果,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再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背过的诗作,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学唐诗宋词时,我不仅让学生读,还让学生唱。我对宋词的兴趣,就源于在山师读书上宋词选修课,教课的那位女老师经常给我们唱。听说她是中文系第一位年轻的女博士,江南人,她的讲课风格一如其人,小桥流水般,柔美清新。还有,那时班里有一位韩国留学生,她下课就给我们唱歌(宋词)。我讲起当年的读书经历,学生掌声如

5、潮,央求我学几句,于是我给他们唱了一首李煜的《虞美人》。抛砖引玉,在我的带动下,学生唱了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岳飞的《满江红》,然后我又放了这四首歌徐小风、王菲、安雯、屠洪刚的原唱,学生欢呼雀跃,掌声雷动。这样做看似浪费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受,水到渠成,下一步就是鉴赏了。  第三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鉴赏前,我先把唐诗概况和代表诗人的诗风给学生介绍了一下,使他们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了解,便于课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读。我又结合必修15册诗歌和选修一、二单元的诗歌,给学生做了一个

6、整体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专题讲座。然后我又给学生印发了一篇鉴赏指导文章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让学生用心看,悟出点方法来。的确,诗如茶,只有泡开(联想和想像),才有味道。  第四步,花开万朵,我采一枝  为了充分体现选修课的开放性,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小组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如李白诗歌与酒、聆听杜甫,清音远韵山水田园诗、雄奇悲壮唐代边塞诗,然后分组展示成果。当然,学生研究之前,教师应先进行示范,让学生有法可依。下面是我的一堂示范课的大体步骤:  (一)导人:  一说起诗歌,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代。唐代,连政治连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

7、。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唐代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一类诗歌唐代边塞诗。  (二)欣赏图片:让学生先进入学习边塞诗的情境,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感受诗歌的气氛。  (三)简介边塞诗与边塞诗派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广义地说,与边塞戍边生活有关的诗歌就可以认为是边塞诗。  (四)边塞诗作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杨炯《从军行》、李贺《雁门太守行》,王

8、昌龄《出塞》、王翰《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