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

ID:2685691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_第1页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_第2页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_第3页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_第4页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网络行动研究[摘要]大学生网络行动正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传统、结构和走向,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进入了“风险管理”阶段。大学生网络行动不同于普通公民的网络行动,是大学生凭借各大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动员,并实现人员网上或网下集结,为达某一既定目标而开展的集体行动。大学生网络行动分为话语网络行动和线下网络行动。大学生网络行动的路径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网络动员结构发挥作用,实现信息动员并获得集体认同;其次是组织关系建构并发生循环反应;最后是意见领袖的协调与串联,推动网络行动的实际展开

2、。明晰了大学生网络行动的分类与路径,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管理工作并规避风险。中国2/vie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行动;大学生  [DOI]1013939/jkizgsc201650234  1大学生网络行动的分类  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对于人的管理实质就是对于信息的管理,对信息的掌控能力与对人的管理能力正相关。当管理者对信息具有控制权甚至垄断权的时候也就是其管理最为顺畅的时候,而当信息呈现“溢出”效应,即管理者对信息失去主导权与控制权的时候,也就是管理最为困难甚至失控的时候。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信息重组、加工、再生产及扩

3、散的权力,相应地便拥有话语权。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信息权力的流变史。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流通与传播具有了平权特质,实现了信息的泛民化,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流通能力。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的集散平台及媒介,为大学生言论及行为实践的网络化提供了路径可能,具有互动性与聚合性的特征,在大学生公共议题的形成中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沟通方式。网络新媒体提供的技术平台可能成为大学生宣泄情绪、表达诉求、追求正义、实践善行、进行抗争的武器。可以说,新媒体正在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传统、结构和走向。大学生网络行动是指大学生凭借网络平台(如贴

4、吧、微信群、微博、QQ群等)进行信息动员,并实现人员网上或网下集结,为达某一既定目标而开展的集体行动。大学生网络行动作为一个分支,既具有普通公民所进行的网络行动的共同点,又具有这一群体所特有的症候特征。大学生网络行动包括两种形式:话语网络行动和线下网络行动。线下网络行动是指为达某一具体目的,通过网络动员并线下集结而展开的行为实践,如拯救动物、旅游探险、群体集会等。话语网络行动主要是指针对具体对象为目标以观念说服或思想压制为目的的集束式�语释放。  2大学生网络行动的过程  大学生网络行动从信息的动员到行动的展开,有一个时长

5、2天到7天的运作期。这期间会显露出一条清晰的行动路径,即网络动员并获得集体认同,组织建构并发生循环反应,意见领袖线上线下协调行动。把握了这条路径,也就能为大学生网络行动的规范及管理提供干预先机。  第一,网络动员结构发挥作用,实现信息动员并获得集体认同,这是大学生网络行动的起点。任何群体性行动都要经过动员才能达到规模运作效应,而动员结构对于动员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动员结构是指推动个体或组织参与集体行动的载体。动员结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扩容,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前网络社会,促使公众参与集体行动的传统动员结构主要是

6、社会连带、社会网络及社会运动组织,这是因为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流动性较低,动员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血缘、地缘、族群、机构组织基础上的,依附于血缘关系、宗族关系、地缘关系、族群关系及组织关系的动员结构对于沟通信息、强化认同、开展行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动员结构共同的特征就在于都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具有圈子化特征。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网络的兴起促进了个人及组织表达诉求、进行抗争和参与行动,因而被视为一种新的动员结构。网络动员结构相比传统动员结构,体现出动员用时短、动员范围广、动员力强、动员成本低等特征,具有

7、强大的激发力量。通过跟帖、点赞、评论、转发,信息被不断强化,外围信息不断被黏附在核心信息周围,形成传播能量的雪球效应。登哈特认为,通过组成团体,一些具有共同想法的个体在政策中所占有的声音要大于他们作为个体在政策制定中所能够具有的声音。网络动员的力量就在于这种强大的扩音效果。由于网络信息煽情意味浓厚,具有诱导性与鼓动性,因此极易实现情绪传染,形成群体感染效应。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动员结构实质是一种召唤结构,这种召唤结构具体体现为一种情感的呼应与情绪的集聚。在召唤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网络决定了参与者及行动事件的最终走向。  

8、大学生网络行动的信息动员,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以某一平台为基点,进行信息发布与传播,实现信息的内部扩散及成员鼓动;其次是信息的迁移,通过群组成员的社交网络平台进行扩散,实现圈子内的嵌套与圈子外的勾连。也就是说,第一层次是属于网络虚拟组织的内部信息扩散,这个层次主要是因为弱连带关系在发挥作用。而第二层次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