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

ID:2686939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_第1页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_第2页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_第3页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_第4页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形势下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防对策近年来,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货币政策收紧、银行放贷门槛较高等因素影响,全国各地非法集资犯罪持续高发、逐年上升,牵扯受害群众较多,涉案金额巨大,并且少数犯罪嫌疑人已卷款潜逃,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如何从源头预防打击犯罪,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难题,笔者从非法集资犯罪特点、成因入手,浅谈新形势下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打防对策,供大家参考。中国3/vie  一、非法集资的定义及运行模式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没有按照法定程序经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以发行股票、

2、彩票、债券、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和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在《刑法》上,非法集资适用的主要罪名有:(1)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2)集资诈骗罪;(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从近年来,公安机关侦办的非法集资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进行非法集资犯罪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资经营商铺类。犯罪分子通过“天上掉馅饼”的谎言,以投资商铺、展位、公寓式酒店经营权等为名,利用产权转让再返祖的形式,承诺低风险、零赔率、高回报,骗取群众进行投资。  (

3、二)入股合作分红类。犯罪分子以合作经营、投资入股、入股分红或连锁加盟为名,以办理超市会员卡做为投资模式,鼓吹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就能变成经营者,同时许以高利回报,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  (三)购买内部股票类。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入股证明和交纳股金收据的手段,出售所谓公司内部职工股、原始股、发行证券等,擅自公开或者变相进行发行股票、非法证券,诈骗群众投资款。  (四)种植养殖开发类。犯罪分子打着“联合开发、利益共享”的幌子,借种植、养殖和开发庄园的名义,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五)高收益低风险类。犯罪分子以在

4、银行等单位有特殊关系,手中有“高收益、低风险暴利项目”为诱饵,诸如可以买到“高扣点”的银行承兑汇票等项目,抓住部分群众急于一夜暴富的心理,大肆吸收民间资金,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六)发展会员提成类。犯罪分子以发展会员、上下网络、业务提成为主要运行模式,采取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七)办理会员优惠类。犯罪分子开设美容、足疗等服务店面,以办理会员卡、优惠卡、储值卡等方式可以享受几次免费美容、足疗等服务的方式,非法集资顾客预存款。  (八)空壳公司诈骗类。犯罪分子事先注册一个资本金巨大的空壳公司,利用注册的“空壳公司”

5、为其另一家公司作担保,诱骗群众集资。  二、非法集资案件的特点  (一)非法集资欺骗性强,渗透很广。非法集资主体多为合法的公司或企业,往往依托合法注册的经营实体和经营项目,通过发行证券、投资理财、创业投资、黄金期货交易、分时度假、发展会员、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等五花八门的形式,广泛渗透到农业、林业、房地产、商贸、建筑、高科技、金融、食品加工、旅游、医疗卫生和教育等行业,并以高于金融机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率来诱骗公众参与集资活动,欺骗性很强。  (二)非法集资波及范围广,金额巨大。许多涉嫌非法集资的犯罪嫌疑人不仅在公司注册地集资,

6、还通过在异地设立分理处、代办处或分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跨区域流窜作案,以此来掩盖其犯罪行为,逃避打击,且涉案金额巨大,涉及人数众多。  (三)中介机构涉案增多,风险显现。一些担保公司、房地产中介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投资或转借给他人,谋取不法利益,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个别地方已有所显现。  (四)网络平台非法集资,危害升级。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平台、新兴金融行业实施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较传统集资犯罪覆盖面更广,影响地域范围更大,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如“e租宝”案件就是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模式,

7、以推销金融理财产品为名目,高额回报为诱饵,大量吸纳社会不特定公众存款,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涉案金额数亿元。此类公司大都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并吸收公众存款,传播速度与传统模式相比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涉案人员更多、涉案金额更大,社会危害性更强。  (五)危害后果严重,处置困难。犯罪嫌疑人往往将先期获得的犯罪收益用于犯罪活动的再继续。至案发时,部分甚至大部分被骗资金已被耗费于犯罪活动中,犯罪嫌疑人也早已负债累累,资不抵债、甚至携款潜逃,即使尽力追缴犯罪所得,也难以弥补被害人的损失。受害人因经济损失巨大,在盲目无助的情况下,极易受到他人煽动,常常串联

8、群体上访,情绪激烈,给政府施加压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三、非法集资案件多发的原因  (一)投资渠道少,社会空余资金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普遍的投资选择毋庸置疑是银行存款,但因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大幅降低,加之物价上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