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ID:30547970

大小:11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1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1页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2页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3页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4页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非法集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的农村连续发案,案值巨大,受害人众多,不仅扰乱了国家金融市场秩序,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冲击,为此,对该类型犯罪开展实证研究显得尤有必要。  关键词:非法集资;犯罪特点;犯罪成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43-03  伴随国家各领域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经济始终处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中,农村经济日趋活跃

2、,和经济相关的犯罪也因应产生,其中非法集资类犯罪最为典型,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显著的高发态势。为此,对该类型犯罪开展实证研究显得尤有必要,本文选取江苏兴化市农村非法集资犯罪为研究对象,试图发现该类型犯罪的性质和特点,探索有效的防范和打击策略,为今后预防此类案件发生,维护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导。  一、兴化市农村非法集资类犯罪调查10  兴化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辖区面积较大,人口众多。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迅猛,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呈南高北低的态势,南部数个乡镇依托发展成熟的特色产业,经济实力位列全省乡镇经济排名前列,因为各种

3、原因,这部分乡镇经济类型犯罪多发,其中以非法集资最为典型,已发的数个案件在全国范围内造成较大影响。通过查阅兴化市非法集资类案件卷宗,较清楚地了解到此类型犯罪的情况。  经调查,兴化市2009全年经济案件共立案26起,涉案金额1.1亿余元,案件受害人高达400余人;2010年立案10起,涉案金额1.8亿余元,涉及受害人100余人;2011年立案4起,涉案金额1.2亿余元,涉及受害人200余人;2012年至今受案3起,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涉及受害人100余人。从2009年至今,X市共立案43起,破案43起,抓获犯罪嫌疑46

4、名,涉及金额4.5亿余元人民币,挽回损失3.3亿余元人民币。此43起案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39起、集资诈骗4起,通过研究分析,上述案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假借做生意的名目,或虚构实业项目,故意向受害者夸大未来实业收益,并许以高额利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获得非法所得资金后,或因个人挥霍,或因投资失败,而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案发。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大,受害群众多,难以挽回经济损失,极易引发受害人社会不安定事件,如2011年该市南部Z镇徐某、於某某编造在外投资办厂的谎言,在该市市区和Z镇等

5、地先后向20余人非法集资1000万余元后,因无力偿还而举家潜逃[1]。该市南部D镇刘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010年至2011年期间,犯罪嫌疑人刘某某以办厂需要资金周转为由,用3%的月息从顾某某等50多人处借款2800余万元人民币,后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刘某某举家外逃[2]。10  2.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兴化市南部D镇、G镇中小企业多,资金流量大,企业和个人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业务盛行,承兑汇票按规定要到期在银行兑现。在此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寻找非法渠道贴现,给犯罪嫌疑人可趁之

6、机。如G镇孙某某、何某某集资诈骗案,2010年11月1日至11月23日,犯罪嫌疑人何某某伙同犯罪嫌疑人孙某某,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真相,以短期代用银行承兑、需要资金周转等为由,骗取同镇徐某某、王某、叶某某等群众的承兑汇票和现金,金额共达4200余万元,用于个人挥霍、买彩票、赌博等[3]。2010年11月27日,孙某某、何某某意识到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事情即将败露,遂携带部分集资款逃跑。又如D镇及G地区戴某某、朱某、徐某涉嫌非法经营一案,案中3名犯罪嫌疑人均系D镇、G镇单身离异女性,在2011年4月至20

7、11年11月间,诱以30-40日按票面金额全额贴现的方式,向周边企业、个体业主大量收购银行承兑汇票再转手放给一些担保公司、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使用,后因资金链断裂,导致近百名债主、承兑汇票提供人不断上访、集访,至今仍有近1000万元债务无力偿还,给地区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再如G镇张某某非法经营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在2008年至2010年9月期间,为了偿还自己高利借贷形成的债务,以高额贴现利率为诱饵,向周边担保公司、企业、个人借取银行承兑汇票,并转手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套取资金偿还债务,由此恶性循环,最终造成100多名群众400

8、0多万元经济损失无法挽回[4]。10  3.农村合作银行清退的三农信息员、吸储员继续利用该身份向广大农民非法吸收存款,甚至高息借款。如G镇章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犯罪嫌疑人章某某原长期担任X市农村合作银行D镇支行的吸储员,2008年,在X市农村合作银行取消其吸储员资格后,仍以吸储员的身份向本村及周边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