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

ID:2687287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_第1页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_第2页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_第3页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_第4页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摘要:指出了退耕还林是国家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开展的绿色环保工程,该项工程要求有布置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种植适合不同地区的树木,在植树工程中恢复地森林原有植被和生态环境。为了进一步减少这种影响对农户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提出了适宜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起关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影响的框架,利用现有的有效数据和农户个体情况,根据适宜的经济模型进行建模,从而识别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减少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中国7/vie  关键词:退耕还林;可持续生计

2、;影响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1674-9944(2017)07-0227-02  1引言  我国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沙尘暴、洪涝灾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于1999年提出退耕还林计划。该计划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然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给部分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农民的生存方式。因此

3、,解决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是目前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的重要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借鉴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利用2004年北京大学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小组在宁夏和贵州开展的退耕还林调研数据,结合当今农户生存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农户可持续生计状况和受到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  2退耕还林实施背景与现状  2.1退耕还林的施行背景  1999年国家为了减缓我国环境问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减少水土流失、洪涝干旱、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初步提出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工程计划。1999年的

4、3月,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国家的号召下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的1月10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工会正式召开退耕还林电话电视会议,从而确定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2.2退耕还林起到的成效  退耕还林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生态急剧恶化的症状,国务院将“封山造林,退耕还林”作为生态重建,整治环境的重要措施。退耕还林的实施也改变了农民们祖祖辈辈耕种粮食的传统习惯,实现了“毁林开垦”到“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了中西部“三农问题”的解决。退耕还林使水土流失的改良进程和土地沙化的治理

5、步伐加快,同时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促进了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思想意识的转变。  3退耕还林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3.1农民可持续生计方法  农民可持续生计计划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chambers等人发展起来的生存计划工作。不同的学者和组织对这种可持续生计有着不同的定义,英国国际发展署认为:一种生计只有当它在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并从压力震荡中恢复本貌,在当前的情况下维系生存能力,同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基础,才是可持续性的生计。我国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被定义为

6、:要维系或提高资源的生产力,同时要求储备并消耗足够的食品与现金,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人们要有进行选择、利用资源的机会,同时不妨碍他人目前或者将来的谋生机会,稳定的生计即由此获得。  3.2适用于当今我国农户的框架  可持续生计框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贫困农户的生计状况,它是一种可贯穿于农户生计应用中的逻辑思维工具。应当合理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在具体的情况中结合适当的环境条件和农户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地的优先需求,对农户生存做出精确的评估。  根据不同的农户情况,可以运用多种可持续生计框架。Scoones和ca

7、rney都是可以运用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模式,可以在对中国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具体评估中,采取英国发展署制定的SL框架,用这种可持续生计框架可对我国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也可以对退耕还林政策在缓解贫困和可持续生计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3.3持续框架的评估结果  退耕还林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地方发展的环保项目,在4个方面影响到了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脆弱性,生计策略与活动,生计产出和资产。其中资产、生计产出和脆弱性都属于状态变量。也就是说,农户所具有的资产,生计产出和脆弱性,在退耕还林之前就存在一个水平。与此同时

8、,生计策略与活动是过程变量。通过退耕还林的推进和进行,三者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改变。通过研究实验证明,框架结构说明了生产策略和活动不只可以转化结果,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笔者认为资产对升级产出甚至对整个生计状况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框架中,退耕还林的推进更加突出了5种资产的作用,资产的长期效应和收入短期效应对脆弱性产生影响。  4时代大数据  从土地划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