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ID:26877715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_第1页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_第2页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_第3页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种修复方法对己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折裂的影响张丽英杜静冰蒋昕(新乡市屮心医院门腔科河南新乡453000)【屮图分类号】R78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056-02【摘要】A的观察经根管治疗且单端游离缺失的前磨牙只做全冠修复与全冠修复后再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两种修复方法对其折裂的影响。方法105例患者,共138颗患牙,其屮上颂前磨牙63颗,K颌前磨牙75颗;69颗牙只做全冠修复,另69颗牙做全冠修复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修复后1年,2年,3年进行复查,了解患牙折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只做

2、全冠修复的69颗患牙1年复查11颗患牙折裂,2年15颗患牙折裂,3年23颗患牙折裂。而全冠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69颗患牙折裂1年复查3颗患牙折裂,2年5颗患牙折裂,3年5颗患牙折裂。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3P<0.01)结论全冠修复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联合运用可延长经根管治疗且单端游离的前磨牙寿命。【关键词】折裂全冠可摘局部义齿正常牙列外形规则,整齐,每个牙在牙槽骨内有其特定的位置,牙与牙之间紧密邻接,因而在咀嚼运动屮可以互相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1]。正常咬牙合运动时第一磨牙处于牙合力中心,后牙缺失多导致咬合中心

3、前移,咬合不稳定者较多[2]。当患者由于第一、二磨牙均缺失时,牙合力集中在前磨牙上,使其负担加重。前磨牙经根管治疗后,使更多的牙体组织丧失,硬组织的脆性变大,很易发生折裂。合理的修复可以减少患牙折裂的发生。本文着重对已行根管治疗且单端游离前磨牙的病例进行丫分析,并分别采用全冠修复及全冠修复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方法予以治疗。追踪观察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8年3月——2011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105例,共138颗均做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59例;年龄53〜72

4、岁,平均年龄63.5岁;苏中上颂前磨牙56颗,下颌前磨牙82颗。1.2纳入标准①X线片显示:患牙均做完善根管治疗。②患牙近中与对侧均无缺失牙。③患牙远中游离缺失。④患牙牙周无异常。⑤患牙均无松动。1.3方法己做根管治疗的患牙需要通过X线片了解根管充填情况,将138颗患牙分成A、B两组,A组69颗患牙,其中上颂前磨牙28颗,下颌前磨牙41颗,将69颗患牙常规牙体预备后取模,制作,粘接,全冠修复。B组69颗患牙,其中上颌前磨牙28颗,下颂前磨牙41颗。第一步:常规牙体预备后取模,制作,粘接,全冠修复。第二步:全冠修复后再次取模,制作,游离缺失处行可摘局部

5、义齿修复。1.4复查评价分别于修复后12、24、36个月进行复查,嘱患者发现患牙折裂后及吋复诊。在随访期间,对两种不M修复方法患牙的折裂率进行比较,患牙折裂率低的为好的修复方法。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13.0统计学软件,对全冠修复及全冠修复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患牙的折裂率及临床评价结果进行卡方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随诊情况随诊观察12〜36个月,平均24个月。在69颗全冠修复的患牙中,奋23颗折裂;69颗全冠加可摘修复的患牙中,5颗折裂。折裂时间(表1)表1二种修复方式患牙的折裂时间(颗)2.269例全冠修复

6、折裂率为[33.33%(23/69)],明显高于全冠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7.25%(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2P<0.01),(表2)。表2二种修复方式患牙的折裂率[颗(%)]注:*与全冠修复比较,P<0.011.讨论前磨牙具有特殊的解部形态,牙颈部相对较细,在承受咬合力吋,尤苏是在没有完整的边缘嵴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牙尖劈裂。同吋,前磨牙的牙颈部病损(楔状缺损,牙侵蚀症,龋)多见,经过根管治疗后牙颈部剩余牙体组织少,导致牙齿抗力进一步降低,极易出现冠在牙颈部的折断。所以,对牙齿抗力的分析很重要,根管治疗后牙体的修复应该成为整个

7、根管治疗的一个部分。在早期制定治疗计划吋就应该缜密分析,妥善安排,修复前则要考虑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变化,兼顾修复体在U腔中所面对的抗力,所需的耐久性和功能权衡利弊,选择安全、损害小、患者适宜的修复方式[3】。本研究针对两种修复方式对患牙冠折的发生进行分析总结,只做全冠修复的69颗患牙中有23颗从牙颈部冠折,苏中有5例为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联冠修复后同吋发生冠折。分析原因:因为正常咬合运动吋第一磨牙处于牙合力中心,当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同时缺失时,牙合力中心就转移到前磨牙,导致前磨牙颈部应力集中。患牙长期咬合负担过重致使患牙冠折。全冠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

8、69颗患牙中只奋5颗折裂。其中奋2例患者修复后自感戴可摘局部义齿不适,自行摘下,一年后冠折复诊吋才告知。另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