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

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

ID:26891785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9

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_第1页
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_第2页
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河北省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55150)李建永当前教学改革进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改革发展到学法改革上,学法改革的核心是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结合化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宗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及学法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由原来的一人准备,全班等侯;一人板书,全班笔记的授课方式改成为全班积极准备,踊跃参与教学,走上讲台的形式。1课前准备首先在选材上。因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且学生容易对新颖的、能引起好奇的事物产生兴趣,进而诱发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意愿。我们分析了学生的水平和特点,给学生选取高中化学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

2、,该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很易于发挥,是学生把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机结合、培养的较好内容。其次布置任务。提前两周的时间把木节内容的目的要求(即:①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和放热反应;②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挖掘,组织内容。要求学牛.写的教案或讲稿都必须有自己观点,以自身特色对教材内容进行研宄和组织。最后在检查上。十天以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与鼓励。第一是检查教师自己的教案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第二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并对全班作以动员和鼓励,让每一小组推

3、选出他们的“参赛选手”,选出之后,进行内容的分工。2学生在讲台上的表现从整体上看每一位学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并做到了较好的发挥,从他们对新课的导入上就是很好的证明,有的同学为了更好地进入角色,要求听课的学生能否在上课开始时也面对站在讲台上的他喊一声“老师好”。为了使听者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作出了一番努力,如有一位冋学幵门见山的说:在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家里作饭用的原料是什么?”还有一个同学从20世纪初,在英国一家炼钢厂发生的一起事故来引入课题,他们引入新课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提问、自叙、在故事中、通过实验、从科技动态和生产实例中引入新课。部分准备的如此充分,引入的如此娴熟大大

4、地出乎于我们的意料。3由学生的表现看收获整个过程体现了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让学生自我探求知识,享受成功。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有少数学生个性腼腆,对此积极性不高,在以后还要对此类学生进行锻炼。在做实验吋操作不是很规范,引起了课堂上的哄笑,学生们74设身处地的去体会,讲台上的同学自我纠正,听讲的同学对比纠正,很好的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由于对教材的分析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没冇搞好,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时而冇脱钩现象。因对教材所用知识把握的深度不够,没奋分清楚重点和难点,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欠缺。虽然很多学生都进行了高水平的发挥,但所具冇的共同的缺点就

5、是都着重强调的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内容的理解缺少整体性等等。总之,在高一实现把一节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大胆的尝试。通过与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所教的班级相比较,学生兴趣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形成,还奋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对该节知识内容的掌握要好于原先的授课方式。最为珍贵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更加培养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4上讲台后的反思通过在这次尝试中,对教学效果,学生发展、培养和锻炼等诸方面进行了思考。4.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教育的实质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6、践能力,这是教育过程中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遵循这条规律去认识和处理教与学之间的这种问题,教育工作就能有成效。学科教学就是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自奋自立,自至其知”,去找到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种“人与自然界、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那个领域,以便在这个领域里用认识来鼓舞起他的精神,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无论对于我们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4.2教学改革建议。化学教学的改革,对于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和高中两项改革,要求教师不是把学生淹没在泛滥成灾的资料海洋中,把家教和参加补

7、A)看成一种吋尚,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在课外活动吋间,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自主选择,自由发挥,培养学习的内驱力即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学科知识,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陶冶情操培养个性,为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打下基础。总之,要学生创新,向学生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冇责任对自身观念和行为进行创新,才可以适应教学上的创新。教师应该肯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